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世界杯魔咒”再次显灵?

作者:李叶 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6-11 15:30:32

摘要:“世界杯魔咒”再次显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叶 路晓丹 北京报道

正方
世界杯作为影响资本市场的魔咒,主要体现在4年一次这一概念上,4年一次,机会难得,这就造成投资精力向世界杯足球观赛精力的转移;世界杯开赛后,赌球可能会更加受关注,必定会有一部分资金从股票市场抽离,转而去参与世界杯赌球,这也是导致资本市场阶段性低迷的重要原因。

●方正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王辉:
   资本市场很可能再次遭遇世界杯魔咒,低迷状态还会持续。
    世界杯作为影响资本市场的魔咒,主要体现在4年一次这一概念上,4年一次,机会难得,世界各地的投资人可能都会拿出精力去关注世界杯,这就造成投资精力向世界杯足球观赛精力的转移;世界杯开赛后,赌球可能会更加受关注,必定会有一部分资金从股票市场抽离,转而去参与世界杯赌球,这也是导致资本市场阶段性低迷的重要原因。
    不过,需要阐明的是,世界杯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不大,是一种时间性的影响,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阶段性小花絮,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影响,最终影响资本市场的还是宏观经济、国家政策这些基本面层次上的东西。只是,在世界杯召开的这一段时间内,从表象上来看,会出现资金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世纪证券策略分析师李镜池:
    海外市场有可能呈现世界杯魔咒特征,预计可能出现温和下跌的情况。世界杯所带来的市场交易清淡,包含在市场本身的趋势内。下跌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世界杯比赛本身,而主要是由于全球市场本身正处在一个下行趋势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带来的投资者对于经济复苏现状的担忧,使海外市场最近将一直处于下跌过程里。

反方
世界杯的开始会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受益,比如消费、食品、饮料方面的赞助商。此外,娱乐传媒类上市公司也会从中受益,投资者应该认识到,目前市场的弱势格局并不是世界杯召开而导致的,是因为市场本身的原因,以及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著名投资银行家、昊朗体育控股集团
执行董事孙飞:
    目前市场上之所以有声音称世界杯是资本市场的魔咒,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世界杯分散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注意力。事实上,这毕竟是少数,大机构不会因为世界杯就完全放弃工作,被分散走的精力毕竟是小部分,所以并不存在魔咒。而且这种影响是有时间性的,短时的,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我反倒认为,世界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比赛本身就会促进娱乐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刺激消费,而比赛胜利的球队说不定会用赢得的资金做投资。
    总之,如果说世界杯与资本市场有关联,那也只是时间性的,世界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绝对不是魔咒。

●民族证券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小军:
    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现在本来就很差,已经进入中期调整了,全球股市、商品市场都进入明显的中期调整,这一轮调整至少持续到今年第四季度。而这种偏弱的格局并不是世界杯导致的,世界杯与资本市场没有根本性的联系,至少没有根本性的负面影响。反而,世界杯的开始还会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受益,比如消费、食品、饮料等方面的赞助商。此外,娱乐传媒类上市公司也会从中受益。根本不存在什么资本市场的世界杯魔咒之言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目前市场的弱势格局并不是世界杯召开而导致的,是因为市场本身的原因,以及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而与世界杯并无根本性联系。魔咒之说更无从谈起。

●北京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童第轶:
    世界杯期间市场可能受比赛等因素影响,交易投资会相对清淡,市场可能相对不够活跃,但是不足以产生传言中的世界杯魔咒。就国际市场而言,每次世界杯的月下跌幅度不超过2%,是一个很小的幅度。而就国内市场而言,指数刚刚经历了一轮下跌,仅仅因为世界杯,再度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从历史经验上看,世界杯魔咒在中国一直也不是非常灵验,国内市场还是受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1998年世界杯期间,市场处于区间震荡,没有出现大幅下跌;2002年世界杯期间,由于国务院宣布停止执行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A股市场出现涨停;2006年比赛期间,中国A股处于大牛市初期,也基本呈现单边上涨行情。世界杯魔咒从现实上来讲,也缺乏足够依据。

●渤海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周喜:
    世界杯魔咒现象缺乏足够的支持理由。市场本身是具有周期性的,历史上的几次下跌行情和世界杯比赛时间重合,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当前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都处在一个不断探底的过程中。从估值角度看,虽然离底部已经不远,但是投资者期待出现的反转行情短期来看可能性不大。只有欧洲债务危机、国内宏观调控等问题出现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市场才有触底反弹。世界杯期间,预计市场会依然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震荡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