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亿元增量背后:资管新规实施两年半,两类产品引领公募基金盈利与规模扩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8-27 22:32: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玫 陈锋 北京报道
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从2022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募基金规模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计增加了5万亿元,而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成为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期,《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上半年)》显示了这一趋势。
数据表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中的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两者规模合计增长了4.86万亿元,占据了公募基金总增长量的96.24%。这两类基金不仅引领了公募基金的盈利与规模扩张,也进一步深化了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之间的“竞合”关系。
上半年货币基金规模暴增
权益类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成为公募基金盈利的主要来源。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纯债型基金规模从2022年的5.84万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7.17万亿元,并在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跃升至7.93万亿元。同期,货币型基金规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10.42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1.44万亿元,并在2024年上半年飙升至13.19万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同样表现突出。纯债型基金在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分别为投资者创造了1322.43亿元、2217.63亿元和1665.89亿元的正收益,其平均收益率也从2022年的2.05%提升至2023年的3.62%,2024年上半年则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货币型基金同样保持强劲盈利,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分别盈利2020.17亿元、2326.87亿元和1233.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基金在规模增长上的贡献几乎占据了公募基金整体增长的全部。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的总规模增长了4.86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增长量5.05万亿元的96.24%。其中,2023年两类基金规模合计增长了2.35万亿元,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这一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两类基金规模合计增长了2.51万亿元。
特别是2024年上半年,货币基金规模暴增1.75万亿元,增速高达15.3%,远超此前年份的增速。纯债型基金虽然增速稍缓,但半年内也实现了7600亿元的增长。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竞合”深化
在资产配置方面,银行在资产管理中对公募基金的投资比例持续增长。银行与公募基金之间的“竞合”关系持续深化。
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管理的投资资产总额达到30.56万亿元,其中投向公募基金的资金为1.1万亿元,占比3.6%。从具体配置结构来看,债券型基金占据了显著地位,其投资规模达到0.9万亿元,占比高达82%;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则分别占据了12%和2%的份额;相比之下,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的占比较低。
根据招商证券廖志明团队的统计数据,对QDII基金的配置规模为0.02万亿元,占比1.9%。对另类投资基金的配置规模为0.01万亿元,占比0.5%。
在基金公司层面,2024年上半年,银行配置规模最大的前十大基金公司依次为嘉实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景顺长城、易方达、鹏华基金、招商基金、国泰基金和鑫元基金。其中,嘉实基金和广发基金在排名上实现了显著的上升。
“资产荒”下的理财新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和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当前金融市场正经历一场资产配置的深刻变革。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市场正面临“资产荒”现象,实质是低风险、稳收益资产稀缺,固定收益类产品受追捧。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人风险偏好下降。
盘和林称,其实,公募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稳定,受益于债市,尤其是国债投资的火爆,而权益类投资热度有显著降低,整体是个此消彼长的状态,不过,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打开,预计未来债强股弱的态势会有所改变。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资管新规发布后,中国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与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一样,银行理财产品是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财富管理的重要产品之一。
王铁牛称,银行理财产品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在持续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公募基金具有监管严格、信息透明、流动性好等特点。另一方面,说明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其他资管产品,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同时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财富管理生态,更好满足投资者在财富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