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常州博士上市第一年少赚1.16亿元,热衷技术投入,研发人员平均年薪20万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作者:李未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4-14 10:33:08

摘要:上市10个月后,常州博士符黎明一手创办的时创能源(688429.SH)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

常州博士上市第一年少赚1.16亿元,热衷技术投入,研发人员平均年薪20万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上市10个月后,常州博士符黎明一手创办的时创能源(688429.SH)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

从业绩表现和股价表现来看,时创能源上市似乎并不逢时,2023年其营业收入为17.31亿元,同比减少6.6亿元,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减少1.16亿元,更糟糕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亿元。而从上市以后,时创能源股价也一直下滑,今年1月下旬甚至跌破了发行价(19.2元),目前价格掉到了15元以下。

在光伏整体产能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时创能源的业绩表现已在市场的预料之中,光伏技术快速更新迭代,行业从P型技术路线转向N型、TOPcon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对时创能源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以500多次实验开启创业之路的常州博士符黎明深知技术储备的重要性,在研发上持续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1.63亿元,几乎与净利润相当。

“现在光伏行业集中了很多博士、专家,技术在不断更新,企业如果不转型,市场就很小,但转型其实不难,主要看资金、技术实力。”华东光能总经理朱治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业绩下滑、技术转型等问题,记者联系了时创能源并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之日尚未获得回复。

光伏电池毛利率仅10.19%

时创能源的产品主要有3种: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光伏电池。

所谓光伏湿制程辅助品,适用于制绒工艺,即在硅片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金字塔绒面,以减少反射损失、增加光的吸收、提高短路电流和电池效率,这是电池片生产的必要步骤。时创能源的光伏设备也是和电池片生产相关的,如钝化设备、退火设备、吸杂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片,时创能源的电池片与一般产品不太一样,是把晶硅边皮料做成半片硅片,再把半片硅片做成半片电池。据说这是时创能源在行业首创的技术,并不是在性能上有多优越,而是在成本上可以降低很多,因为使用的都是边角料。

即便这样节约,2023年时创能源光伏电池的毛利率也只有10.19%,比上年降低近2个百分点,光伏电池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减少38.74%,而成本就已经达到了9.62亿元,再刨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这一业务板块几乎很难赚钱。

电池板块对时创能源整体业绩影响很大,尽管营业收入下滑,但仍占总营收的62.27%。其他业务中光伏设备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减少21.08%。唯有光伏湿制程辅助品销售额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9.54%。

对业绩贡献最大的光伏电池片却成了最拖后腿的板块,时创能源解释称:“2023 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第四季度电池片价格快速下跌,受此影响,公司电池价格也随之下降,销售收入减少。”

虽然2023年时创能源净利润实现了1.77亿元,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1.78亿元。

朱治国表示:“光伏行业发展虽然有阶段性波动,但是长期向好的,我认为至少还有10年光景。过去行业技术突破很难,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进展慢,现在行业专业知识都比较好,所以发展快。”

扩张后的尴尬

电池片是时创能源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业务,此前其主攻的是光伏湿制程辅助品。

符黎明创业之前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流,他在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浙江太阳谷公司任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浙江太阳谷是一家主要经营光伏设备的企业,当时光伏电池单晶和多晶制绒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符黎明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2009年开始创业,专攻光伏湿制程辅助品。

符黎明自己回忆,他和当时已是设备工程师的表弟在杭州租了间房,花了4个月时间,做了500多次实验,终于在出租屋的厨房里研发出“单晶制绒催化剂”技术。他带着这一研发成果回到老家常州溧阳市开启了创业之路。后来,在单晶和多晶制绒辅助品这个细分领域,时创能源占据了国内一大半的市场份额。

2021年光伏全产业链进入繁荣期,时创能源不甘于只做细分领域的龙头,将业务扩展到电池片。与常规电池片不同,时创能源将晶硅的边皮料采购进来,做成小尺寸的半片硅片,顾名思义,其宽度只有长度的一半,又把半片硅片做成半片电池,从而节省了很多原材料成本。在国内,时创能源还是第一个这样做并且量产的企业。

时创能源依靠半片电池收获了远超传统辅助品的收入。2021年其光伏电池收入实现1.29亿元,2022年一举冲到15.35亿元。

但与光伏湿制程辅助品相比,光伏电池的毛利率一直很低。2020年和2021年,时创能源光伏电池毛利率分别为-1.27%、-18.23%,投入大于产出,2022年提高到12.18%,2023年降到10.19%。相反,光伏湿制程辅助品毛利率一直在60%以上。

收入多却难盈利,时创能源面临扩张后的尴尬局面。

加大研发力度

更为尴尬的是,随着光伏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时创能源似乎还没有完全跟上步伐。

当下,光伏市场正向N型和TOPCon技术路线转型,传统的P型产能面临逐步停产出清的局面,这对时创能源光伏电池和光伏设备业务将产生较大冲击,其半片电池产能仍以P型技术为主,而其光伏设备只是在HJT技术路线上获得一定认可,在TOPCon技术路线上的光伏设备还没有获得主流制造商的订单。

时创能源解释称:“公司2GW电池产能区别于传统的PERC产能,作为公司边皮技术和半片技术的示范线,其除了向市场推广半片电池,进一步提高市场对半片技术认可度外,与传统的PERC线相比,在成本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另外时创能源还透露,公司新的半片N型TOPCon电池产线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该产线融入了公司自身对湿法材料的理解,同时配套了自研掩膜设备和新的电池工艺,有利于提高N型电池产线的效率和良率。

显然,善于以技术开拓市场的符黎明,也不得不快速追赶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因此其在研发上投入很大精力。

2023年,时创能源研发费用为1.63亿元,超过了销售费用(1810.66万元)和管理费用(1.14亿元),同比增长35.7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1%。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是职工薪酬和实验能耗增加。

年报显示,2023年时创能源研发人员数量共479人,占公司总员工的30.5%,比2022年增加了166人。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509.96万元,平均每个研发人员年薪19.85万元。不少高管本身也是核心技术人员。包括董事长符黎明、副总经理陈培良、副总经理任常瑞等等。

并且这些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普遍较高,陈培良年薪102.25万元,任常瑞年薪112.7万元,后者高于公司总经理方敏,是除符黎明(113.02万元)之外年薪最高的高管。

时创能源2023年IPO募集资金也有很大部分投向了研发项目,其中1.37亿元投向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及设备研发项目,2.18亿元投向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