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前高管未经授权转移资金,内部治理和财务控制存隐患,启明医疗“失宠”港股通

作者: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4-08 19:34:36

摘要:近期,深交所发布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其中就包含港股18A公司“心脏瓣膜第一股”启明医疗(2500.HK)。

前高管未经授权转移资金,内部治理和财务控制存隐患,启明医疗“失宠”港股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港股的一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深陷“泥沼”长达4个半月。

近期,深交所发布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其中就包含港股18A公司“心脏瓣膜第一股”启明医疗(2500.HK)。

此前2月25日,启明医疗曾连发3则公告,其中涉及高管未经授权转移资金、以及漏报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的购地建厂项目。据悉,自2023年11月23日启明医疗就已停牌,至今已过去4个半月有余,何时能够复牌仍是个未知数。而其市值从2019年12月10日初上市的169亿港元,现如今仅剩24.78亿港元,蒸发144.22亿港元。

而纵观启明医疗业绩,从2020年到2022年年报显示,启明医疗三年累计亏损16.14亿元。作为首个获国家药品监管总局批准及在中国上市的TAVR产品的独角兽企业,启明医疗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持续下降。上述困局与高管挪用资金间是否存在联系?启明医疗何时复牌有望?为此,《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联系启明医疗方面,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公司方面进一步回应。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华夏时报》记者,并未对启明医疗复牌时间给预估。其向记者分析表示,“对于启明医疗长时间停牌反映出其在经营过程中有较多潜在风险,会冲击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和预期。与此同时,内部治理和财务控制存在很大隐患,而港股通需要关注南下投资者的权益,当上市公司存在重大的亏损风险时,不符合港股通的标准。”

财务违规

天眼查显示,启明医疗作为一家专业提供结构性心脏病高值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司,2009年由訾振军和张启明创办,公司研发的第一代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TAVR)产品VenusA-Valve,是首个获国家药品监管总局批准及在中国上市的TAVR产品,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款自膨式肺动脉瓣膜。

今年的2月25日,启明医疗曾发布公告称,高管曾敏和訾振军未经授权转移资金累计18.5亿元;与中建一局订立约11.82亿元的建造合约漏报;向江苏吴中地产贷款2.3亿元,至今仍有8000万元未偿还;为訾振军3.9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至今仍有2亿元质押存款仍未到期。

据悉,訾振军为启明医疗执行董事和主要股东,曾敏则是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和主要股东。

因涉及上述违规问题,启明医疗公司股份已自2023年11月23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刊发构成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在停牌三天前,11月20日,启明医疗发布了一条人事任命,公告显示曾敏将请辞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董事长,该决议将在2023年12月2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结束起生效;訾振军请辞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及授权代表,自2023年11月20日生效。

而针对停牌及董事长离职原因等相关问题,启明医疗同时公开表示,为下一步发展的更好,公司才会进行相关调整。对于公司给訾振军和曾敏提供贷款的用途和理由,启明医疗解释为,訾振军和曾敏在集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訾振军和曾敏的领导下,公司于2019年在香港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并于2022年完成内资股全流通。集团有必要支持及挽留关键管理人员,以期能够在未来继续领导本集团,并为本集团作出宝贵贡献。

由于启明医疗并未及时披露上述贷款事项,违反了港交所多项上市规则。以曾敏为例,其贷款的适用百分比率合并后已超0.1%,但低于5%。因此,曾敏贷款构成启明医疗于上市规则第14A章项下的关连交易,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项下的申报及公告规定。但启明医疗在2022年进行曾敏贷款时并未遵守上述规定,也未公布。

对此,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高级合伙人李海波律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启明医疗或涉及未经授权转移资金、漏报建造合约贷款未偿还及担保等三方面问题违规。如果查证属实,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事处罚证券监管机构可能会对公司进行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市场禁入等处罚。公司还可能面临债权人的追偿诉讼等民事法律责任,需赔偿因虚假陈述或遗漏重要信息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等。”

亏损不断

2012年,启明医疗第一例TAVR瓣膜植入成功,自此开启国产介入瓣膜时代。与同赛道的其他企业相比,而启明医疗的产品不仅率先在国内上市,其更是率先完成高值器械出海的订单。

2019年12月10日,德诺资本投资企业启明医疗,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这是生物科技板块迎来首个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更是国内心脏瓣膜第一股。上市好景不长,2020年10月,启明医疗股价创历史最高后,股价转而一路向下。对此,业内有声音认为或是TAVR替代SAVR的方案被学术界"证伪",或是其TAVR的销量未达预期。

据悉,2019年,国内TAVR手术数量2500余例,渗透率0.3%,对比发达国家20%的渗透率,这一赛道被赋予增速众望。而一年以后启明医疗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TAVR在全国医院的手术量仅有3800套左右。对此,启明医疗公开表示系受到疫情的影响。

体现在业绩层面,在2018年-2022年,启明医疗的营收为1.15亿元、2.33亿元、2.76亿元、4.16亿元、4.06亿元;亏损持续扩大,分别为3亿元、3.8亿元、1.83亿元、3.7亿元、11.22亿元。

2023年上半年,启明医疗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21.7%;亏损3.66亿元,同比扩大52.8%。从具体财务数据上来看,启明医疗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开支、研发成本、行政开支继续提升。它们较同期分别增长0.34亿元、0.74亿元、0.23亿元。这也使得企业亏损额进一步增大。

与此同时,启明医疗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其在2020年年报分析中提到,公司终端市场占有率维持在80%以上,但到了2022年的年报分析中,其表述变为了“终端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由此可见,两年时间被同行公司抢走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根据《2023年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数据》,全国商业化植入总量破万一扫阴霾,年增长37.62%。横向对比来看,沛嘉医疗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06.8%;心通医疗上半年实现1.76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1.4%,均超过了大盘的增速。

事实上,在上市前,由于拥有先发优势,启明医疗在TAVR市场的占有率不容小觑。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照2018年TAVR产品的植入量计算,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为79.3%。而在同一时期,爱德华生命科学、沛嘉医疗产品还没有获批。

因此在多重重创之下,启明医疗的现金流整体表现并不太理想。从上市至今,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启明医疗的经营现金流显示已经净流出超7亿元。

对此,李海波律师进一步表示,“上述事件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损失,包括被挪用的资金无法追回、未偿还的贷款和担保可能引发的偿债压力等。这些违法行为一旦曝光,将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公司可能面临证券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和审查,未来在融资、并购等方面可能受到一定限制。甚至公司可能面临债权人的追偿诉讼、投资者的索赔诉讼等法律纠纷和风险。”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