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试水外汇委托贷款 国开行转型争议中前行

作者:钱秋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21 21:19:46

摘要:试水外汇委托贷款 国开行转型争议中前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为分散手中过多的外汇储备和支持“走出去”的国家战略,5月17日,有消息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委托国开行代理贷款业务,而国开行也为此正筹备设立“外汇管理局委托贷款项目”。
    这样一来,外管局可化解巨额外汇储备压力、分散外汇资产,但同时也超越了传统的外汇管理角色,变身为外汇贷款提供者。国开行在此举中的角色也不好定位。
    消息称,外管局正在探索政策性外汇贷款发放方式的革新,将“贷款换石油”一类具有高度政策性、涉及政府间合作的海外投资项目,改成外管局委托商业银行办理的新机制。目前,外管局已首先与国开行签订委托贷款协议,国开行为此新设“外汇管理局委托贷款项目”,外管局将主要针对一些特定的“走出去”的海外投资项目,委托国开行代理贷款业务。
转型之惑
    但事实上国开行已经向商业化转型,国开行的外汇贷款中既有前述性质的政策性贷款,也有国开行自己开拓的商业性业务。
    2009年国开行的国际合作业务大部分为“贷款换资源”项目,当年国开行作为银团贷款的牵头行,带领包括中行、进出口银行、农行,曾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签下总金额数百亿美元以上的“贷款换石油”大单,期限均在十年以上。
    而国开行的这些开拓,到底应该算作政策性贷款还是商业性业务?在采访时中,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疑问,“哪些业务属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需要纳入表外业务管理,由国家指定?”
    事实上,国开行的业绩与其商业化道路是分不开的。可是,当国开行转制为商业银行之后,很多困惑摆在面前,包括资金来源的困惑、贷款规模困惑,以及开发性业务与商业银行是否相悖的困惑。“现在外界有一种说法,说国开行是非典型商业银行。”接近国开行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他提供的佐证是,2009年国务院“扩内需”十条措施中第十条明确提出,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同时,银监会在国开行改制的批复中认定,国开行改制后的属性是商业银行;由此推论,改制后的国开行信贷规模也应不受限制。
    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开行2009年的信贷规模依然处在金融监管部门的直接调控之中。国开行目前并不吸收公众储蓄存款,发债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到2009年底累计发行各种债券5万亿元,成为仅次于财政部和央行的第三大债券发行体。
    在中央确定国开行商业化转型之前,各大机构购买国开行的金融债几乎没有风险,因其债券由国家信用担保。自从2008年12月16日股份公司挂牌以后,国开行的债券发行陷入停顿状态。
    时隔近半年,2009年5月,国开行改革过渡期债信问题获得银监会明确的书面说明。根据银监会的批复,国开行“在2010年末之前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确定为0%,直至债券到期”。但2010年之后国开行发行的债券,银监会人士表示:“届时要根据市场原则确定。”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2010年之后国开行的资金来源怎么办?国开行可不可以改变以发债为筹资主渠道的局面?
可行路径
    业内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如果让国开行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铺设网点,其结果有两种:一是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甚至消失;二是在竞争中被同质化,与工、农、中、建一样从事零售业务和公司短期融资业务,放弃中长期融资这个国开行的拳头产品。这样做其实是“强扭的瓜不甜”,国开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将没有任何优势。
    作为政策性银行之一,国开行在支持地方基建、提供技术改造升级资金方面责无旁贷,肩负着为优先的政府基建项目提供贷款、为政府关键政策提供支持的“中心任务”。
    据统计,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新增贷款中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比在25%左右,约占2009年新增政府融资平台总贷款量的50%。而国开行更是对此类贷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截至2009年末,国开行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占比接近70%。显然国开行担当了县级以下融资平台的主要债权人角色。
    矛盾的是,在国开行向市场化转型的道路上,此类规模庞大但收益较低的贷款将成为亟待甩掉的包袱。
    接近国开行的一位人士说明,所谓市场化转型,就是根据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但目前其持有的大量地方融资平台债权显然和市场化的方向相悖。
    在此种梦想与现实的交替中,信贷资产转让和资产证券化两种手段或能帮助国开行尽可能地接近梦想。
    这位人士继续称,只有通过此类手段,国开行才能腾出更多的信贷额度用于高收益的项目,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数万亿此类贷款的处置,将考验国开行的创新能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