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指标已经失效,地缘政治风险决定黄金价格
冉学东
已经不温不火了好久的黄金价格近日突然进入亢奋!
3月5日,CMX黄金主力合约大涨至2128.4美元/盎司,逼近去年12月4日创下的上引线。伦敦的现货黄金则达到2119.89美元,距离去年12月份初创下的2023.79美元只有一步之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每克黄金最高则达到502.56元,再创历史新高。
绝大多数投行和市场人士都非常看好未来黄金,许多专家把这两日黄金的突然崛起归结为今年后半年美联储的降息。
但是我们看,这两天由于欧元的压制,美元的交易波动不大,基本在103附近交投,而就利率而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来总体上是上涨的,从年初的3.8%涨至当前的4.2%。而就实际利率而言,美国的通胀从最高点9%以上下跌到目前的3%一带,而名义利率没有变动,则实际利率是上涨的,这些都不能支持黄金的上涨。
至于预期后半年降息的说法有点表面化,相反,随着美国通胀数据的走强,3月份降息的预期已经被打破,后半年降息的预期也在减弱。
目前债券市场的利率互换合约上反映的今年美联储降息幅度不会超过75个基点,而在今年年初,市场对2024年降息幅度的预期超过150个基点。
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7%,预期4.3%,前值4.4%。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长0.6%,预期0.4,前值0.3%,为2022年8月以来最大增幅。
剔除了住房的核心CPI服务指数环比飙升0.7%,这个数据被称为超级核心通胀,为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比增幅高达4.4%,创2023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长。
美国是一个服务业占大头的经济体,而目前美国通胀的顽固就在服务业上,服务业有一个特点,对于利率的反应是迟钝的,由于薪水涨幅预期高,就业增速高,利率高位并不能抑制消费,这就让服务业的通胀一直居高不下。
在这些数据之下,已经有机构喊出今年美联储可能不降息。3月1日,美国私募巨头Apollo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发布题为《美联储2024年不会降息》的文章,文章称美国经济不仅没有放缓,反而在重新加速,通胀开始反弹,这将阻止美联储在2024年降息。美联储今年将继续按兵不动,利率将一直维持在高位。
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判断后半年美联储降息的确不是现在,当然不会引发黄金价格的大涨。
那么影响金价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地缘政治风险。
首先是俄乌冲突的新变数。目前最大的事件是乌克兰从战略重镇撤军,俄罗斯占领,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影响,乌克兰的军援和武器短缺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乌克兰的失败导致欧洲国家的焦虑。
2月26日,20多个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在法国首都巴黎就支持乌克兰举行会议。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总结会议成果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西方国家没有就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达成共识。“但是,随着局势变化,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们将竭力确保俄罗斯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俄罗斯的反应是针锋相对的,2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向国民发表的年度讲话中警告西方,“他们(西方)谈到了向乌克兰派遣军事部队的可能性。但这种干预将迎来更加悲惨的后果。”
普京还说:“他们应该明白,我们也拥有能够打击他们境内目标的武器。他们目前谋划的一切,除了恐吓全世界之外,还构成了使用核武器发生冲突、从而破坏文明的真正威胁。”
3月5日,马克龙在访问捷克时依旧表示“完全支持”上周所发表的争议言论,即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他还表示,在向乌克兰提供支持时,欧洲国家不应成为“胆小鬼”。
马克龙以上表态表明了西方国家在内部会议上已经在开始讨论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那么俄罗斯和北约的直接冲突就有可能发生。
市场从双方的表态和战争态势上看,局势是一步步走向恶化和失控的方向迈进。应该说黄金价格的上涨可能更加受这个事态的影响。
目前地缘政治上的燃点还包括巴以冲突、红海危机以及东亚的局势等,以上燃爆点尽管没有明显的突转,但是依然是当今地缘政治的断裂带上有可能失控的点位。
笔者认为,影响目前黄金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央行对黄金储备的回补,这是由于他们对全球信用货币体系的担忧,当然这个基础仍然是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比如在一些央行大量购金的同时,也有一些央行在大幅度卖出黄金。去年新兴市场央行成为黄金净买家,基于已公布数据,中国、,波兰和新加坡央行购金量排名前三。去年卖出黄金的国家则包括土耳其、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央行。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23年全年及四季度》,2023年全球央行继续大举购入黄金,全年净购买量为1037吨,只比2022年历史纪录少了45吨。
到了2024年,是否还会出现央行净购买黄金大幅增加的局面呢,可能性仍然较大。主要还是基于地缘政治局势,对欧美不信任的国家还会继续增持黄金以分散外汇储备的风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