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65万亿元,辖内金融机构对接科企超10万家|快讯
王海平/文
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对外通报,到2023年末,江苏全省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同比增长27.94%。
根据江苏省对国家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的决策部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知识产权局将2023年定义为“科技金融深化年”。
通报指出,一年来,江苏全省银行保险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明显完善、融资余额明显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保险保障明显增强,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江苏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已成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专班等247个,形成了“专门部门+特色支行+专业团队”的多层次服务体系,通过主动走访,共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约10.38万户,完成了全省范围内的大摸底。
到2023年末,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6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7.9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76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为32.12%和36.11%,分别较年初提升2.52和4.79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的有关要求,针对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和行业特点,银行机构一共推出了126款针对性强、适配度高的特色融资产品,且科技企业扫码即可一站式查阅、咨询和办理。如,针对成长期科创企业,深化投贷联动,以投定贷、以贷引投;针对成熟期科创企业,支持发行债券融资,助力开展并购做大做强,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等。
同时,考虑到科技企业“固定资产不足”的特点,金融机构则聚焦知识产权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流程线上化。到2023年底,江苏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180.7亿元,较年初增长91.6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发言人指出,对已入库的10.38万户科技企业,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主动上门走访,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对接。通过多家银行的“合力”,成立投贷联动合作联盟,创新“小股权+大债权”“政银园投”等服务模式,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新模式,到2023年底全省外部投贷联动存量贷款已达600多户。
发言人表示,下一步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全力助推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编辑:徐芸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