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降准利好楼市!金融监管总局:支持各地进一步优化楼市政策 地产股爆发上涨行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1-26 13:44:56
本报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作为常态化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降准被称为是具有较强稳增长信号意义的一项操作。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方面表示,为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此次下调之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
业内认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降准可以有效释放流动性,而房地产往往是降准的受益者。此外,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方面表示,支持各地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首付比例等政策以及支持房企融资,再度为行业释放了利好效应。而在多个利好消息的影响下,地产股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1月24日至1月25日)上涨。1月26日,A股开盘,房地产开发板块和房地产服务板块继续领涨,特发服务、海南高速等多只地产股涨停。
释放万亿元流动性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降准的时机在预期之内,但力度则是超出预期。据悉,此次降准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除了降准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方面表示,自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本次降准也将为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推动经济良好运行。同时,也将为化解房地产风险提供有力的资金基础,有助于房地产行业修复,稳定市场预期。”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而下调再贴现利率也可以有效降低‘三农’、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也将有助于推动LPR下行。”陈文静如此分析。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历次降准都会涉及到银行贷款的投放,尤其是会涉及到房贷的内容。今年,各地要继续抓好房地产的工作,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贷款、保交楼支持、房企流动性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支持、城中村和保障房等贷款支持等。今年的特点是,需要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多,且资金到位的迫切性高,所以降准对于各类房地产细分领域依然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此外,严跃进表示,降准对于购房市场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其代表了宽松的信号,尤其是有助于各地银行扎实落实降低首付和房贷利率的操作,这对于提振2024年的购房需求等有积极作用,也对于春节假期的购房市场带来了直接的支持作用。
后续或继续发力楼市宽松政策
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放松性政策,包括一线城市等在内的大部分城市先后执行了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和降低首付比例等。伴随着政策工具箱被不断打开,市场对于房地产政策下一步怎么走依然抱有期待。
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方面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现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整体稳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和发挥金融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提出,继续做好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门,因城施策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指导督促银行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也普遍认为优化政策会进一步释放。2023年12月份,北京、上海先后执行了降首付政策。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北京新房成交套数环比上涨38.5%,新政后部分项目去化较好,上海的新房成交量在同期环比则上涨2.4%。
“京沪新政整体对当地的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整体带动幅度有限。不过,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为需求释放了良好条件,未来京沪政策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和预期。”陈文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地产股连续上涨
除了降准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为房地产“发声”之外,近期,房地产的消息面上利好不断。例如,《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公布,表示上海要加快自贸试验区以及临港新片区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总体方案“80条”等。
受益于此,多只上海本地地产股大涨。其中,光大嘉宝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1月25日,光大嘉宝报收2.81元/股。《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光大嘉宝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主要布局在上海及周边区域,且以“光大安石科技园”为底层资产的华安张江光大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在2021年6月份挂牌交易,资产颇为优质。
1月25日,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报收11642.82点,涨幅为5.37%。除了光大嘉宝之外,新黄浦、中华企业、外高桥、上实发展、陆家嘴等多只股票纷纷涨停,其多数在上海布局了相关产品,踩中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一热点。
除了上海地产股“嗨起来”之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中字头”的地产类个股涨势也是喜人。其中,中铁装配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1月25日的收盘价达到了14.68元/股。消息面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其带动了“中字头”股票上涨。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