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关注“她力量”背后市场,欧加隆持续深耕女性健康板块|聚焦2023进博会

作者:杨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1-10 16:28:17

摘要:在本届进博会上,欧加隆带来一系列涉及女性及其家庭健康的“全生育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关注“她力量”背后市场,欧加隆持续深耕女性健康板块|聚焦2023进博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于娜 上海报道

“我们观察到,很多中国女性往往不仅是自身健康的负责人,她还是丈夫、孩子,甚至双方老人的负责人,一个家庭的守卫者。欧加隆在关爱女性的同时,也在帮助她关爱整个家庭的健康。”欧加隆中国零售事业部负责人、副总裁沈斌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表示。

在欧加隆被默沙东分拆出来之前,全世界范围内以女性健康为使命愿景的跨国药企屈指可数,但在沈斌看来,占据全球一半人口的女性群体,代表着一个相对差异化又有巨大想象空间的赛道。

在本届进博会上,欧加隆带来一系列涉及女性及其家庭健康的“全生育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沈斌表示,中国是欧加隆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欧加隆计划每年在国内至少推出一款新产品或新适应症,同时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本土伙伴合作,一起守护女性健康。

发力女性背后的大健康市场

在进博会展台上,欧加隆一一呈现了企业成立两年以来加速引进中国的创新成果,与本土企业在辅助生殖、保护女性生育力等多个方向的合作,覆盖女性从青春期、育龄期到绝经期,针对各类女性特异疾病的解决方案。

《华夏时报》:作为长期服务女性健康的从业者,据您观察,近年来针对女性用户的服务有哪些变化?

沈斌: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理解,此前谈到女性健康,更多地是关注一些单一疾病的治疗,治完了也就结束了,这是很多年前的思维。但是欧加隆诞生以来,便把女性健康拉长到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从青春期的痛经管理,到生育期的避孕、促生殖、到绝经综合征的治理等等。

我们不仅仅会局限于一款药的疗效,更关心在女性人生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健康服务,发掘并提供一系列相关的药品、器械以及衍生产品。

《华夏时报》:能否简单介绍下女性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

沈斌:举个例子,避孕是很多女性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生育,还会影响女性自己的生理健康。有时候受不太全面的避孕知识影响,使用错误的避孕方式,国内很多女性往往想生的时候生不了,之前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有一组数据,中国每年有统计的接受人工流产手术人次达900万,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重复性流产,这还是几年前的数据。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去跟国内的一些平台机构一起合作,唤起大家对于这类此前被忽视的女性健康的认知,可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华夏时报》:除了显著具有女性健康特质的品类,欧加隆还在哪些产品上有布局?

沈斌:我们在一些慢性病上也有布局。例如男性雄激素性脱发这个品类,是当下为数不多的在院外市场每年还在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的疾病领域。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可以使用的治疗药物有限,长期以来主流一直只有两种,就是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欧加隆作为原研生产商在非那雄胺领域深耕了很多年,对这项疾病有足够深入的了解。

最初很多用户不会觉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是病,会选择类似黑芝麻、洗发水之类的方式处理,即使是在院内市场规模也很小,但最近几年,男性脱发已经从一个问题甚至形成了“保发经济”,现在很多患者在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会在院外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原先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电商平台合作,近一年来也在尝试跟线下连锁药房,包括海王星辰、老百姓等进行合作尝试。

《华夏时报》:方便透露下欧加隆目前院内院外,线上线下渠道的营收比例吗?

沈斌:从整个渠道分布来讲,医院仍然是重点,特别是对慢病产品,第一张处方总是来自医院,但医院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药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集采中标的产品使用比例也在增高,传统原研产品则维持着一定水平或有所萎缩。

院外市场中,线下零售药房仍然是线下渠道的主阵地,但它的增速正在放缓。线上渠道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增速放缓,规模有限。

虽然在整个市场规模中占比还较少,但新兴的O2O渠道增速非常快,速度和频率都比过去要提升很多。最近有消息说上海部分药店接入了医保个人账户,用户使用美团或者饿了么的时候可以用个账买药,目前只针对OTC产品,这确实方便了用户,但对整个医药零售渠道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加码链接本土机构“朋友圈”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欧加隆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其全球战略蓝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欧加隆不断加速将创新产品引入中国,计划每年在中国推出至少一款新产品/适应症。

此外,国内市场试行与辅助生殖相关的报销政策,加速新药审批的友好政策环境等因素,也给欧加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欧加隆方面表示,希望能运用自身的全球网络和资源,帮助中国本土生物创新企业的产品走出中国,服务全球。公司正在推动生物类似药领域的中国研发和创新成果纳入全球体系,让全球患者共享来自中国的创新健康成果。

《华夏时报》:欧加隆成立以来通过多项外延式的合作来进行创新,此前报道中也提到公司已经筛选了140个女性健康相关标的,选择的标准和考量是什么?

沈斌:我们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生产和围产期相关症状、女性特有的疾病、生殖以及避孕。公司成立两年多以来,欧加隆目前已围绕上述研发重点,通过外延式创新,积极推动相关疾病领域和治疗方案的研发进展,致力于尽快将创新药物带给患者。

截至目前,在全球已完成8项商业合作和许可协议,其中包括2022年6月获得的复宏汉霖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1和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的全球独家商业化权益(中国除外),同时,我们建立了敏捷多元、与时俱进的全球研发团队,通过强大的药物开发、科学和医学能力,发挥从临床、医学事务到商业化的优势,持续推动女性健康领域相关的产品创新。

《华夏时报》:未来,欧加隆会有哪些国内本土化方面的布局?

沈斌:我们跟国内更多的合作会体现在产品管线的拓展上,无论是把一些产品从海外带到中国,寻找本土的企业进行合作,还是帮助中国企业相关产品拓展海外渠道,都有在考虑,未来也会根据合作对象的具体产品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产品管线方面,我们正加速将全球创新产品尽快引入中国,以满足中国女性不断深化的健康需求(例如,治疗产后出血的新型医疗器械)。并探索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出血等常见但缺少针对性治疗方案的疾病的创新产品等。

《华夏时报》:除了相关产品管线的合作外,欧加隆还在与中国本土伙伴开展哪些领域的合作?

沈斌:我们在学术、诊疗、零售和数字化四方面也一直积极携手各方共同探索,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广泛可及的创新实践。

在学术领域,欧加隆一直坚持深耕前沿药物研发,深入理解中国本土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诊疗实践,助力医学专业人士知识和信息的迭代更新,为女性健康及相关疾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解决方案。

在诊疗端,我们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景诊疗”生态。持续提升自身优质药品在院内、院外多渠道的广泛可及。在零售渠道,欧加隆一直致力于成为医药零售创新的“实践先行者”。不断挖掘创新的零售业务模式,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寻找创新及可行机会,惠及广大中国患者。

此外,我们同样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革新技术,协同战略伙伴,打造数字化生态系统,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包括医生、药师、患者等广泛人群提供更为高效和优质的数字医疗服务。

编辑:颜源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