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金融力量走进田间,“金融+公益”如何为乡村振兴谱新章?

作者:胡梦然 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9-23 11:16:09

摘要:9月18日至20日,“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衡阳行”活动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开展,对推动雨母山镇乡村美育的融合发展,实践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进行了探索。

金融力量走进田间,“金融+公益”如何为乡村振兴谱新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梦然 张智 衡阳摄影报道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金融机构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机构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证券公司作为重要金融机构,在国家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中也正在发挥着金融“活水”的积极作用。

9月18日至20日,“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衡阳行”活动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开展,对推动雨母山镇乡村美育的融合发展,实践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进行了探索。

去年华林证券捐资100万发起设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在基金成立一周年之际,华林证券再次向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用于创新探索“金融+公益”的发展模式。

走进田间

秋分至,正是一年丰收时,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19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蒸湘分会场活动在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拉开序幕。

在活动上,华林证券乡村事业部总经理杨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华林证券正在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体系,探索通过海豚乡村APP数字化赋能的形式,为乡村村民提供数字助农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息科技技术来支持政府政务工作,并助力农村服务。未来,华林证券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数字平台,在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新的历史答卷。”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自科技金融转型以来,乡村振兴部落就一直是华林证券八大科技业务部落之一,成为科技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华林证券持续专注于乡村振兴,致力于打造立体式“数字乡村综合服务生态”;探索“金融+乡村振兴”新模式,以金融服务撬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务实服务乡村数字化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去年丰收节前夕,华林证券捐资100万发起设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基金以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为核心公益项目,涵盖文化振兴共创、产业振兴共创、美好社区共创等三大领域。在基金成立一周年之际,华林证券再次向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用于创新探索“金融+公益”的发展模式。

WechatIMG108.jpeg

华林证券董事会秘书谢颖明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成立以来,联合多方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中,先后走过了广西上林、江西寻乌以及深入深圳的多个社区,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领域多面开花,切实推进“金融+公益”创新成果落地,包括携手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共同探索“艺术+消费帮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形式;联合深圳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促进中心,以广西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渡河公”为载体,打造“渡河公文化茶”项目;前往广西上林县开展了“乡村振兴,一路有林”公益项目探访以及前往江西省寻乌县开展“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等活动。

近年来,华林证券在公益领域投入超过1亿元,先后与全国11个原贫困县建立“一司一县”帮扶关系,累计完成超过60个帮扶项目,并先后成立西藏华林慈善基金会、西藏乡村振兴慈善信托、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等。

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美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乡村教育公益中心主任魏平深有感触,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美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目标永远不仅仅是让孩子们画出一幅我们看来觉得还可以的作品,而是希望他们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解释、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并将这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

“每每提起城镇、乡村,它似乎总是以教育弱势的状态出现,但在儿童美育方面,我认为城镇、乡村其实有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它的魅力展现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通过自然之美,结合美育知识,通过绘画、雕塑、手工艺来实现美育成果。”木星美术馆副馆长冯苏表示,希望未来能通过艺术展览分享、公教美育课堂等多种方式链接乡村艺术,助推乡村美育发展。

魏平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2021年,我们便开始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发展之路,以赋能乡村艺术教师为手段,以提升乡村儿童艺术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打造艺术公益共同体,推动乡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WechatIMG107.jpeg

在雨母山镇东阳小学中,处处都有着“美育”的成果。《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见到,校园内展列着众多学生的绘画作品,礼堂中传出学生们的阵阵歌声。

“在这两年里,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乡村学校的硬件和师资相对城区学校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之所以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帮我们对接了深圳市关爱基金,让我们的乡村美育之路开始有了一片新的天地。”蒸湘区雨母山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郑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等爱心力量的支持下,雨母山镇的美育工作卓有成效。从美术教学到跨学科美育,从单一学科支持到音乐、舞蹈等学科全面赋能,从个体学生培养到面向雨母山镇全体学生开展口风琴课堂,美育逐渐成为深圳和衡阳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的融合点。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