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力推动新征程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9-05 17:59:08

摘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贡献。”大会提出了江苏残联未来五年新目标,为残疾人兜底保障、就业优先、康复服务和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保障举措,促进全省479.3万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江苏全力推动新征程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南京报道

“我听不到世间美妙的旋律,无声的世界让我学会用心去感受;但助听技术,让我耳闻人间百音……”作为较早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下称“八代会”)的地区之一,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虽已过去三个月的时间,但大会现场,由残健融合少年朗诵队的孩子们带来的献词震撼人心,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开幕会上讲话。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残疾人主体地位,用真诚、爱心、温情汇聚起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大合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春天的事业”崭新篇章。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赵素京出席大会并讲话。她指出,江苏各级残联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改革创新,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苏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姜爱军代表省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做了工作报告。“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贡献。”大会提出了江苏残联未来五年新目标,为残疾人兜底保障、就业优先、康复服务和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保障举措,促进全省479.3万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0.4%

对于江苏而言,七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残疾人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全省残联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有效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全省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0.4%,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姜爱军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江苏加强顶层设计,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省政府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江苏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先后制定出台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江苏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政府规章。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纾困解难、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江苏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残疾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政策文件。省残联会同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江苏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办法、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意见、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工作指导意见、江苏省“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通知等惠残措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五年来,江苏残联聚焦全面小康,残疾人生活品质逐步改善。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实施“精准脱贫”专项行动,全省30.7万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如期实现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聚焦稳定可持续脱贫,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助残工程,投入近9000万元,为苏北6个重点片区近5000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户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稳定收益可达20年。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统筹推进,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省每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超百万人次,12.9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8%,133万名残疾人参加商业保险,城乡困难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率达100%,2万多名肢体残疾人领取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残疾人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五年来,江苏残联突出量质并举,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残疾人服务设施健全完善,全省建成残疾人康复机构530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277个、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定点机构89家,设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点1235个,建立公办残疾人托养机构124家,建成覆盖全省乡镇(街道)的“残疾人之家”3017个。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每年为3.7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8.4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为5.8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成精神残疾人基本用药8.7万名、白内障复明2.7万名,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超过98%。残疾人托养服务逐渐普及,每年为6.5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五年来,江苏残联强化能力提升,残疾人自我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实施就业优先计划,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举办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帮助全省37.3万名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超过50%。其中,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依托“残疾人之家”,每年实现帮扶辅助性就业近3万人。同时,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全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回望五年来江苏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改革历程,处处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处处饱含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处处凝结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和无私奉献,处处体现着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顽强拼搏和辛勤努力。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实现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7月,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就此,江苏残联将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扛起光荣历史使命,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据记者了解,今后五年,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苏残联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兜底保障,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二是强化就业优先,建立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体系,夯实残疾人共同富裕基础。三是突出服务为本,建立更加均等更加便捷的关爱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四是坚持强基固本,建立更加规范更加多元的发展支持体系,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江苏残联将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忠实履行职责,忠诚服务人民,为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