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香港140亿港元助中小企度年关

作者:周开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14 18:01:00

摘要:香港140亿港元助中小企度年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开平 广东报道


     继东莞财政出资10亿急救中小企业之后,香港特区政府接连推出新政,大力度支助香港经济支柱——中小企业。
     11月10日,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表示,特区政府决定动用70亿元成立“中小企特别信贷保证计划”,连同银行贷款,整个计划的贷款额可高达100亿元。
     同时,香港贸发局也推出新政,宣布动用1.2亿港元支助中小企业。仅仅几天之前的6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金管局也推出了两项新的优化安排。“安排”推出前一天的晚上,该局还向市场注入38.75亿港元。所有动作都指向一个目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11月的上旬,香港特区政府为拯救中小企业,动用资金总计达140亿港元。
 
信贷计划重拳出击
 
    年底临近,无论是身处香港的中小企业还是珠三角的港资企业,很多都面临一次更为严峻的资金困境。广东东莞常平的港资企业香港力加时装有限公司老板李向林对本报记者说:“年底了,我愁上加愁,因为如果不能贷到一笔款,我就无法应对供货商的催款和支付工人工资。”
   “中小企业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的制定者预计到了中小企业的困难。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说,有关建议已于12日提交立法会讨论,如果程序审批快的话,下个月就将实施这项计划。
     李向林说,过了年底这道坎,很多企业可能就活了,年底可谓是“生死攸关”。
11月10日,曾俊华和刘吴慧兰联合宣布了该计划的具体措施,这项计划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提供最多100亿元贷款额,特区政府会为贷款机构所批贷款提供70%信贷保证;而每家中小企业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特区政府承担70万元的信贷保证。当中最多50万可作循环信贷,而特区政府对循环贷款的信贷保证上限同样为70%,即35万元,申请期由实施当日起计6个月。
     香港特区总工会主席陈镇仁认为:“有关措施可以直接帮助到中小企,对舒缓中小企当前面对的融资问题十分有用。”
     陈镇仁表达了和李向林一致的看法,他说:“特区政府提供50万元循环贷款特别可以协助一些规模小的公司渡过年关,因为很多中小企需要在过年前向供应商结账,也要支付薪金。有关措施也可助减轻社会大众对企业倒闭引发失业的担忧。”
    
大力保障出口
 
据悉,为了向出口中小企业提供保障,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出“中小企业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的同时,为加强香港信保局的承保能力,将会把最高法律责任由现时的150亿元增至300亿元。希望通过信保增强中小企业的出口力度。
     11月6日,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推出了新举措,意在调动银行积极性,给中小企业更多的信贷。金管局安排两个优化措施,将银行有抵押有期贷款的最长期限由1个月增至3个月,另将该有期贷款的利息调低于同期银行同业拆息水平。金管局还在前一天晚上向银行体系注资38.75亿港元,让香港银行体系的总结余增至378.15亿港元。
金管局的负责人任志刚也对媒体表示,希望有关措施对拆息有下压作用,并希望银行将这宽松的环境渗透到零售及企业层面,防止信贷紧张与经济下滑出现恶性循环。
香港贸易发展局也在期间推出了1.2亿支助中小企业计划。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贸发局将与航空公司及酒店合作,提供多种资助套餐,以吸引更多海外买家来港参加该局旗下30多个贸易展览会,特别是针对来自俄罗斯、东欧、中东、北非、东南亚、内地等新兴市场的买家。该项计划估计涉款8000万港元,由明年1月开始,为期1年。
     此外,该项基金还用于为企业提供现金券,利用现金券可以获得该局的多项服务。贸发局的官员表示,该项计划至少有2万家港企受益。
     香港连续推出新政始于11月初。当时香港特区工业总会副主席孙启烈对记者表示,曾经的统计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有5.8万家港资加工贸易企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5万家企业已失踪。在记者采访中,港资企业主们有一个无需再表达的共识:困难依然会持续,市场丝毫没有回暖的气息。
李向林表示,合俊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倒闭没有让其他港企老板感到惊奇,却坚定了香港特区政府支助中小企业的决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