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学习热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7-04 17:44:37

摘要: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下称《无障碍法》),国家主席习近平以6号主席令正式发布。

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学习热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文梅 北京报道

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下称《无障碍法》),国家主席习近平以6号主席令正式发布。

6月30日,中国残联举办各专门协会学习《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座谈会,中国残联副主席程凯,中国盲协、中国聋协、中国肢协、中国智协、中国精协负责同志参加学习,维权部、组联部、宣文部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

各专门协会负责同志表达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介绍了近几天来自发组织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属收听收看法律通过消息情况,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表决通过和公布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法律的出台将为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多的保障、更大的福祉,大家备受激励和鼓舞。

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指出:“这是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里程碑,是国家文明进步和人权保障的巨大进步,是国家适老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走上了依法治理的道路。”

2.jpg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亮点频出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继《残疾人保障法》之后又一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法律,亮点频出。

中国聋协主席杨洋指出,首先是立法层面深入调研,接地气懂民心。多年来,中国残联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呼吁推动这部法律的出台。杨洋介绍称,全国人大对立法工作高度重视,此前邀请了来自基层的相关听力残疾人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充分给予大家发声机会,认真对待立法建议,探讨可行性。《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肢残人协会也采取了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组织人员实地调查体验等多种方式积极了解广大肢残人的诉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肢残人协会反馈意见信息逾上万条。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个人以及代表盲协也提出很多建议,且大部分被采纳。

法规内容全面,有创新有突破。杨洋举例称,如第三十条,“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电视台应当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同步字幕,条件具备的每天至少播放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并逐步扩大配播手语的节目范围。”其中,明确“同步字幕”对比以前的“字幕”是一个巨大进步,“这是精准了解听障群体的信息缺失困境,在进行全面的行业调研后,提出的解决对策。这也是进入新时代后,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第四十九条,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远程实时无障碍信息服务”,鼓励并支持新兴技术的发展,这给科技助残留下巨大的空间,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还扩大了受益群体,特别强调了保护残疾人、老年人的无障碍权益,其他有需求者也可享受无障碍便利。这体现了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3.jpg

立法意义深远,成为残障群体的坚强后盾。《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确立,让残疾人不再觉得要求无障碍合理便利是“给别人添麻烦”,而是增加了残疾人群体的自信和勇气,极大的保障了权利和义务。也助力残疾人、老年人,尤其是前者更能接纳自我、接纳残障身份,化挫折为力量,坚定地维护自己合法合理的无障碍权利;而不是努力“装作什么也没发生”,默默承受歧视和痛苦,强迫自己适应本不合理的现状。

作为一个从事法学专业学习、教学、研究、立法、法律服务达35年的“老法律人”,中国精协副主席王向前也从专业角度分享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给其留下的深刻感受。他指出,第一,该法既简洁明快,又十分厚重。虽然只有72条,但涵盖的具体场景非常全面,信息量非常大,可操作性非常强,还规定了非常有效的实施机制来保障其得到切实落实。“这部法律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二,既充分体现了现实性、务实性和灵活性,又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立足实际,该法既规定了立即履行的强制性义务,也规定了要求逐渐实现的目标,还规定了很多倡导性条款和替代性措施。这就将最低要求和最高期望、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强制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第三,将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无障碍环境需求相融合,使该法既具有鲜明的残障特色,又具有明显的普惠性和大众性,有利于赢得社会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事业的大力支持,对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也具有战略性意义。第四,该法既充满对残疾人、老年人浓厚的人文关怀,又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气息。

“总之,在大家的努力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在几年之内就从最初的‘丑小鸭’一步步变成了一只亭亭玉立的‘白天鹅’,立法质量之高,令人欣喜,远超预期。这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王向前感慨道。

各专门协会将带头推进法律实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也需要各专门协会带头推进。

程凯指出,希望各专门协会充分认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的重大意义,自觉认真学习这部重要的法律,全面理解并掌握每一个条款的内涵及所指,在残联组织的带领下,在依法维护各项合法权益的同时,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各专门协会也表示将根据中国残联的部署要求,组织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宣贯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组织残疾人学好、用好这部法律;积极推动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骨干技术培训,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测评和监督工作,维护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权益。

此外,具体到如何发挥各专门协会的独特作用,李庆忠表示,中国盲协将助力制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无障碍格式版;依法做好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普及工作,高质量完成通用盲文的骨干培训任务,推动通用盲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借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出台和马拉喀什条约落地生效的契机,推动无障碍阅读和文化产品的发展;积极和社会组织及企业合作,汇聚社会力量推动无障碍设施及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动有关技术的研发;发挥盲协的独特作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和知识的社会普及工作,营造浓厚的无障碍文化氛围和法治环境,加快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

4.jpg

中国智协副主席张晓成表示,中国智协将充分发挥各级协会和专业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做好法律宣讲工作,支持为智力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完善无障碍设施改造,引导社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进一步消除歧视、促进残健融合、帮助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智障群体合法权益。“我们将充分发挥各级协会和专业委员会的引领作用,为党和国家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法律法规、文件政策等出台建言献策,为推动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5.jpg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汪凯燕表示,中国肢残人协会将在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二是参与组织宣讲人员深入各省市及社区基层进行宣讲,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知道、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三是按照各地统一部署开展残疾人无障碍体验活动,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充分享受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为贯彻落实推动这部法律承担应有责任;四是配合地方残联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员队伍,团结引导广大肢残人主动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杨洋还建议举办培训班,让更多残疾人骨干了解熟知法律要求,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员、督导员,持续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助力。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