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又将开锣——是绝处逢生还是尴尬继续

作者:张鸣跃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30 19:54:39

摘要:青歌赛又将开锣——是绝处逢生还是尴尬继续

青歌赛又将开锣——是绝处逢生还是尴尬继续

文/张鸣跃

   2010年CCTV第十四届青歌赛又将开场,赛程依旧“旷日持久”。从奖项、规则和赛程上看,本届大赛基本上是遵循上届及历届大赛的套路,较彻底的一项改革是取消了对选手的“综合素质考核”。往届最夺人眼球的综合素质考核,先在团体赛中被取消,接着,在个人赛中,综合素质考核将被“更专业的表演素质考核”所代替,将综合素质考核变成了“艺术素质考核”、“表演素质考核”和“音乐素质考核”三项专业考试,仅此一项“更新”,能否让青歌赛走出众所周知的尴尬?
青歌赛造星能力退化
    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添加了综合素质考核一项,促进歌手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这也算一项有益创举。这一时期,电视剧、电视晚会、唱片盒带形成流行音乐传播的主要载体,电视的普及推进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培育了一代歌手,也细化了音乐人的职能。歌手和歌曲大赛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青歌赛成了最有影响的赛事,许多歌手在青歌赛中走红,许多歌曲也都因此而传唱,有人说,青歌赛就是造星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几届青歌赛推出了一批大家公认的歌星:彭丽媛、宋祖英、毛阿敏、韦唯、阎维文、戴玉强等都在其列。权威性和考核的传统正规恰是造星功能的支撑,但同时也有了隐患:市场经济最敏感的地带是竞争,而青歌赛遭到的挑战正是“权威”和“传统”!
    果然,八方挑战很快到来,地方性音乐类选秀节目,地方卫视的超女快男的围攻,组合成“地方包围央视”的势头,致使青歌赛推新人的节奏减缓,参赛选手多了,一些选手也很快被选秀的大潮淹没。观众目光随之发生转移,地方选秀节目群起群为,它们弥补了青歌赛常规化的老套与迟钝,顺应时代的改变,迎合观众的评审标准,致使各种大型综艺晚会趋于衰落,让观众越来越不买晚会歌手的账,网络和民间的“星气”高涨!
    其实,从2000年开始,观众对青歌赛关注的热度就开始降低。2000年青歌赛增设“监审组”,开辟“第二现场”,建立赛场与观众互动平台,观众可以为自己喜爱的获奖选手投票……但这并没有增加演唱流行歌曲的选手走红的几率。2000年之后的青歌赛为什么会渐入尴尬?很简单,选手们风格相似,都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甚至大不如从前。
    在第七届青歌赛中,满文军一举捧得通俗唱法冠军,但之后几年一直没能走红,观众最后认可的是他的《懂你》,而他在唱这支歌时,与当年夺冠的那支歌相比,最大的成功是表演形式与外形包装,是唱片公司顺应了市场规律,符合了当今乐坛的观众标准,看重选手的包装价值,注重节目效果的好看,尔后才是“好听”,而青歌赛的权威们忽略的正是这些。
    网络时代在颠覆一切规则,网络歌手这一“草根”群体,自己写自己唱,唱出了草根阶层的声音,具有一种源于民间的生命力。《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丁香花》……让青歌赛权威们来评说,所欠缺的技术和功夫就太多了,但民众就是喜欢,优美的旋律,朴实的表达,都是迅速征服听众的绝招,这也是网络能成为众多有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的舞台的原因,这对于青歌赛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在这个凡事讲求经济效益,迎合市场规律的时代,青歌赛讲求技巧,注重“个性处理”,模仿成风,人为增加演唱难度,是为了迎合评委的口味,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今大众的口味。在这种形势下,青歌赛在评审标准和赛程赛制上仍然谨慎有余,忽视娱乐性,转身离去的人们就越来越多。从操作方式上说,青歌赛对选手们的包装一无所求,而观众早就不满足于此,造成青歌赛造星功能基本丧失。
“素质考核”进退两难
    第一届青歌赛时没有“综合素质考核”,事实上,青歌赛步入尴尬是因为“综合素质考核”需要健全而不是一刀切掉。
    歌手的名气和出路不是由什么专业团体定的,是靠观众的认可和呼声,这让许多歌手发现了“旁门”——走地方路线比走青歌赛“科举路线”出名更快!央视的选秀制度看似严谨苛刻,实则守旧老套,但是素质考核这一项对青歌赛有益而无害。从1998年开始,民众对青歌赛综合素质考核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1%的分数,赢得了99%的关注度,在央视的收视调查中,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核部分一直是收视率最高的环节。而2010年,青歌赛唯一的变革——取消“综合素质考核”又挽回了什么?记者面向普通观众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是有八成观众对今年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表示“遗憾”、“莫名其妙”。这个现象也许是大赛主办方没想到的。就和当初增设了这个考核环节时一样,没想到,综合素质问答成为提高收视率的亮点,原本作为歌唱比赛“配料”的综合素质问答竟获得大赛最高人气,观众对歌唱选手的文化修养如此关注,简直始料未及!
    导演金越说:“这是一次改革,原因是观众审美疲劳——青歌赛中的综合素质考核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很多题目的定位是益智类内容。我们感觉近几年,观众对这类节目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加上选手们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所以今年必须改革。”本意是好的,想挽救一下观众的“审美意趣”,但关注的仍只是“音乐本身”,就很难走出尴尬。
切实改革才有真正出路
    央视举办的青歌赛在大众看来是一个权威性赛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歌手?中国的文化艺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地方性的选“秀”和权威性的青歌赛,究竟谁该成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向导?
    有时,理念决定不了事实,需要深思和努力的是:怎样把青歌赛的创意、规则、奖项设置与观众意向、时代背景乃至市场规律挂起钩来,从形式上搭起观众认可的崭新台面,从内容上逐步回归“音乐本身”,方向要清醒,姿态要宽容,规则要透明而公正。比如,评委的评分标准,对准“技术”、“唱功”的同时也要兼顾观众的意见,奖项的设置可以走出老套路。
    说恢复青歌赛的造星功能,不如说是健全青歌赛对音乐发展的主导作用。深层的问题仍是权威们与市场经济的置身性隔离。在市场面前,买方与卖方都不会考虑什么尖端音乐理论和正宗歌唱技巧,对口味就是好的。青歌赛也要先顺应民意,尔后引导之,这是常识,也是出路。
    中国音协副主席徐沛东说过:“青歌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家一起听听歌,谈谈歌,议论议论,不管正面反面都是好事。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文化素质考评,其实未必是包罗万象、知识面很宽的,但它确实是一个特色。在很短的时间里,让观众可以了解一些知识,有些知识也许此时此刻一笑了之,但某个知识因为这种方法你一辈子都记住了。” 
    青歌赛是权威性的赛事,顾及很多,创举也并不少,想面面俱到却恰恰忽略了观众意愿,还有市场规律这个时代大前提。地方卫视的超女快男围攻,青歌赛造星功能尽失,影响力低;奖项、规则陈旧,观赏性差;高高在上,观众不买账——这些尴尬之因的消除,需要的正是青歌赛的权威们及主办方走下高台,摆脱高端套路,走近草根群体,实现音乐艺术与时代需求的和谐融洽,从而让青歌赛有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向大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