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扩产圈地运动
本报实习记者 李 邈 北京报道
去年整合中航集团的汽车业务后,长安一跃成为国内子品牌最多、业务范畴最广的车企。如今,长安汽车“三国七地”全球研发格局已经形成。
4月17日,长安汽车北京、哈尔滨和江西汽车研究院的三大研发基地挂牌成立,新的研发基地将着眼于新能源和商用车领域。
此次三大研发基地同时挂牌,与原有研发基地形成既相互协同,又相互补充的良性关系:基于国内消费定位的需求,全面辐射东北、西南、华中、华北、华南五大地区。长安希望借此把握行业最新动向的需求,着眼于现场和消费者需求,使研发工作更为科学高效。
此前,长安已有四大研发基地,四大基地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重庆基地是长安本部,也是研发基地的核心;上海基地偏重于工程设计、吸引人才方面;意大利都灵基地主要负责造型设计;日本横滨研发中心则主要解决内饰精细化和提升内饰质感方面的问题。此举令长安自主品牌产品占比超过60%以上。“全球建立研发中心,受惠的不只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也取得了突破。”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
在三大研发基地挂牌当天,长安汽车与新华社《高管信息》编辑部共同主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之“低碳经济”研讨会,长安欲打造“新能源车”的战略用意明显,车展上长安集团推出了6款纯电动车、4款混合动力车,以及PLUGIN概念车、太阳能概念车,所涉及的新能源车型令外界哗然。“长安汽车计划在2012年平均油耗降低15%、2015年降低20%、2019年降低油耗30%。”
徐留平同时表示,长安汽车作为上市公司,目前与PSA的谈判进展不便透露,坊间的传言均为媒体道听途说的猜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