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扩内需、一边稳外资外贸,政治局会议双管齐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4-29 08:41:1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当前,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新财学院院长朱振鑫在解读会议时表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意味着过去一年多的宽松政策已经把经济稳住了,不急于推新刺激政策,主要是让前期政策发挥实效。财政和货币方面,都和年初定调表述相同,核心依然是保持宽松、扩大内需。
政治局会议同时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恢复和扩大需求
此次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当前,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两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对此,商务部门各出奇招。一季度,商务部组织开展迎春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主题活动;北京、天津、河北联手举办京津冀消费季;江苏启动“苏新消费·春惠江苏”活动;绿色家居消费节、中国国际餐饮产业博览会等特色展会,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让消费恢复的态势更加持续稳固。
为了促进消费,2022年,工信部还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地方出台增加限购城市汽车牌照指标、发放购车补贴等促消费措施,多措并举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增长。1—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表示,当前,工信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现况,研究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挖掘消费潜力,营造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同时,指导地方政府制定促消费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在朱振鑫看来,对消费要求更细致,罕见的单点文化旅游,并强调改善消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淄博的成功经验。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想要真正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关键是增加就业机会,能提升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稳定收入预期。
此次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主体活力,破除法律法规障碍和隐形壁垒,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外需仍在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不仅将内需放在重要位置,外资外贸也是重点之一。
今年以来,外贸增长超出预期。在西部地区的银川,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出口11.03亿元,同比增长55.69%;对RCEP成员国家及地区出口11.13亿元,同比增长148.86%;对美国出口2.91亿元,同比增长49.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5.72%、132.48%,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2.86%、34.58%。
这样的增长在全国比比皆是,都带动我国一季度GDP快速发展。对此,4月25日正式公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
此次会议也要求,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1至3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一个亮点是,1至3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同比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
同时,政治局会议表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