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电子元器件“中间商”不赚钱了?消费电子市场入冬,中电港寻上市救急

作者:胡梦然 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17 20:15:41

摘要:作为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的首批16家主板受理企业之一,3月13日,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港”)成功通过了上市委会议,距离迈向资本市场更近一步。

电子元器件“中间商”不赚钱了?消费电子市场入冬,中电港寻上市救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梦然 张智 深圳报道

作为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的首批16家主板受理企业之一,3月13日,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港”)成功通过了上市委会议,距离迈向资本市场更近一步。

中电港多年以来一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统计,公司报告期内一直稳居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前二,2020年和2021年位居境内分销商之首。其招股书介绍道,“公司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游环节,通过技术、产品、应用、数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和高效配置,将上游原厂与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紧密联系在一起,保障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稳定,成为连接产业上下游的重要纽带。”

简言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主要业务模式便是从上游原厂商订购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分销给下游不同的电子设备制造商。

在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华强北不再是“神话”的今天,电子元器件的“中间商”还能赚钱吗?

预期今年首季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电港营业收入分别为171.83亿元、260.26亿元、383.91亿元及433.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590.48亿元、3.19亿元、3.37亿元及4.0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67.69万元、3.50亿元、3.40亿元及2.18亿元。虽然中电港每年都在持续盈利,但近两年增长稍显乏力。

其在招股书中预期,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为受2020年下半年以来供给需求变动等影响,市场出现“缺芯”,发行人销售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1至3月收入、利润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使2023年1至3月的比较基数较高;2022 年下半年以来,在疫情不确定性加大、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影响下,电子元器件终端需求较为疲软;加之较多电子元器件短缺已得到缓解,部分客户降低了备货库存。

过去的一年,被业内称为消费电子的“寒冬”,终端产品的出货量持续下滑。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个人电脑及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34亿台,同比下降13%;IDC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为12.1亿部,同比下降11%,创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终端需求的疲软弥漫到整个产业链。西部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毛利率在逐步下降,但在产业周期不同阶段存在波动,其中在景气度下降阶段,分销商毛利率向下的趋势明显。

有不具名业内人士指出,近年市场竞争加剧,互联网冲击传统分销模式、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导致电子元器件分销商面临不小的挑战。也是在此背景下,中电港等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们纷纷寻求上市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占据行业龙头地位,中电港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却不及同行。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电港的毛利率分别为3.72%、3.87%、3.53%、3.48%,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7.9%、7.89%、8.87%、9.4%。中电港的净利率分别为0.5%、1.23%、0.88%、0.74%,行业均值分别为2.14%、2.96%、2.98%、3.2%。

1.png

资产负债率逼近90%

此次中电港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中9.06亿元投入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品线扩充项目,2.05亿元投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其余的3.88亿元则全部投入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招股书显示,中电港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存货规模暴涨、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叠加现金流为负、应收账款账高企等。

具体来看,报告期各期,中电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39亿元、-17.38亿元、-47.11亿元、-56.2亿元,且有持续扩大趋势。

对此中电港解释称,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当下电子元器件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给下游客户供应稳定、采购成本可控、交期符合预期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分销商往往需要通过提前采购的方式进行备货,以降低产品供应不稳定的风险。同时,分销商上游一般对接原厂,下游一般对接终端电子产品制造商,上游供应商给予公司的账期一般短于公司给予下游客户的账期,因此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对分销商的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公司未来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大,如公司无法合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或融资成本出现大幅上升,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中电港资产负债率节节攀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 75.82%、83%、88.13%和89.98%。中电港在招股书内坦言,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的需要,加之公司目前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资金需求通过银行借款解决,因此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若未来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或公司不能及时取得银行贷款,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中电港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构成,各期末占比分别为 91.50%、95.42%、96.05%和 96.95%。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流动负债合计223亿元,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分别为157.8亿元、39.7亿元,占比分别达70.74%、17.82%。而期内中电港的账面货币资金仅为13.61亿元,换言之,短期借款约为当期货币资金的11.59倍。

2.png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负债率不断增高,越过了生死线,说明公司经营能力存在不小的弱点,造血能力偏低。”

此外,中电港应收账款余额大幅攀升,同时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6.47亿元、38.32亿元和44.57亿元和90.92亿元。公司存货主要为各类电子元器件,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22.39亿元、27.54亿元、106.95亿元和114.67亿元。而存货账面价值占各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8.44 %、20.70%、51.27%和 43.68%。

对于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中电港,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张孝荣分析指出,消费电子市场连年缩水,产业已经进入低谷时期,公司需要适度调整经营战略。一般可以选择降本增效渡过难关,条件好的企业可以考虑加强研发转型升级,或者实施多元化发展新兴业务,开辟新增长曲线。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中电港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大平台+精专业”为核心,全力打造以电子元器件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网信系统、人工智能、智慧视觉、智慧音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成熟落地;连接产业上下游,探索产业生态运营模式,全面提升对产业链的覆盖能力以及对下游行业的应用技术实力,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若中电港成功上市,核心矛盾资金压力或有所缓解。作为境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其后续发展仍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