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聋人律师:在无声的“唇枪舌战”中让更多人“听见”公正的声音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06 12:00:27

摘要:聋人普法任重道远,而谭婷就像一枚星星之火,她不仅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还给迷茫、焦虑的聋人带去了一束光,一束照进无声世界的法律之光。

90后聋人律师:在无声的“唇枪舌战”中让更多人“听见”公正的声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一个上千人在线的直播间里,大家沟通的热火朝天,却安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这应该是全网最安静的直播间了。

直播间里,一名身材纤瘦、五官清秀的姑娘,不停的舞动着灵巧的双手。她是“中国首位聋人律师”谭婷,一位90后听障女孩儿,她正在为在线的聋人普法,为他们解答遇到的疑难问题。

常人对于律师的认知,大多是法庭上的唇枪舌战。作为一名聋人律师,如何在法庭上,和法官、检察官进行交流?如何帮助聋人打官司?

“我的使命是用一双会说话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为聋人们普法。”谭婷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国约有2700余万听觉障碍人士,但很少人能切身体会到他们面临的法律困境。

据记者了解,谭婷的直播平台已有2万多的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聋人。

微信图片_20230206102637.jpg

不认命,从无学可上到连续跳级

从聋人到律师,谭婷的“逆袭”并非一帆风顺。

1992年,谭婷出生于四川的大凉山,从小古灵精怪,惹人喜爱,有什么好东西都愿意与小伙们的分享,那时候的谭婷,是父母的骄傲。

然而,这一切美好,在谭婷二年级时戛然而止。

那一年,谭婷突发高烧,几天不见好转,最后彻底失聪,那时的谭婷只有8岁,她的世界变得寂静无声,而更让她伤心的是,她为此不得不辍学在家。

同时,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父母无力带她去做听障康复训练,很多人都认为,谭婷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早点嫁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谭婷并不甘心就此荒废下去。

不能上学,就自学。谭婷翻着一本《新华字典》,对着拼音自己学起字来。13岁时,父母总算找到了一所新开的特殊学校,不过,因为学校资源有限,只有一、二、五年级。谭婷最开始从二年级开始,听了半个月的课,谭婷提出想直接跳级到五年级。

然而,在五年级的课堂上,谭婷经常听得一头雾水,就像是在“坐飞机”。最开始她的成绩在班上倒数,老师劝她还是回到二年级,不能操之过急,基础知识要先学好。

谭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她说:“我已经耽误了好几年 ,没有时间再浪费了,我会好好复习。”

为此,她找来三、四年级的课本,自学了一遍,课余时间都在复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绩飞跃式的进步,在班级能够考到前三名。待五年级读完升学后,父母又想尽办法,帮她转学到了另一所特殊学校,谭婷又从七年级直接跳到了高一。

最终,在“疯狂”的跳级之后,2013年,谭婷如愿以偿,被重庆一所师范大学录取,并成为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

谭婷在上大学期间,接触到很多跟她一样的朋友,有一天,她听说有一位律师专门给聋人作代理律师,为他们发声。这位律师名叫唐帅,他出生在一个残障家庭,因此从小就立志要帮助残障群体,他精通手语,还组建了一个法律团队。2017年,谭婷大学毕业后,得知唐帅正在招律师助理时,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

“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来求助的聋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甚至有文盲,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依靠自然手语进行沟通,并且法律意识淡薄,自己侵犯了别人的权益,以及自己的权益被别人侵犯都不知道。有时候,律所一来就是好几个聋人找唐帅律师求助,唐帅律师忙得脱不开身,我就会帮着接待。”谭婷告诉记者,就是在这些接待工作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法律知识特别欠缺,聋人的很多问题她都无法帮忙解决,尤其是遇到聋人求助者比较焦急的时候,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却爱莫能助。

不认命,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从那以后,谭婷萌生了学习法律的念头,并且开始备战司法考试。

微信图片_20230206102643.jpg

不放弃,从“法律小白”到“普法专家”

众所周知,司法考试因其含金量高且通过率低,被称为“中国第一考试”。作为一名非法律专业毕业的聋人,其中的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

但谭婷从未想过退缩。她一边工作,一边准备法考,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晚上12点睡觉,得空就看书学习。即便这样,谭婷一考就是三年。

2018年,谭婷第一次参加法考,因为10分落选了。2019年,第二次考试的她只差了4分,再次与“上岸”失之交臂。 谭婷不甘心就这样放弃,2020年,她终于如愿以偿通过了考试,并且打破了记录,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律师”。

然而,拿到律师职业资格后,谭婷陷入了迷茫——听不到声音,如何出庭为当事人辩护?

这时,她的职业引路人唐帅一语点醒梦中人,“出庭只是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

记者了解到,长久以来听障人士的法律维权一直存在很大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障人士习惯使用的手语同司法行业从业者学习的手语之间有较大差别——手语翻译通常使用中国手语,而听障人士使用的是自然手语,二者的关系就像普通话与方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容易造成误差,很有可能成为冤错案的原因,一时不慎就会使听障人士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而谭婷的出现架起了双方交流互动的桥梁,为残障人士权益保障带来福音。

为了能够帮到更多的人,谭婷录制了很多普法的视频上传到抖音,她用手语与大家交流,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许多残障人士纷纷私信留言,向她咨询各种问题,谭婷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们解答,替他们排忧解难。

谭婷清晰地记得,2021年,她接待了一位长期被家暴的聋人。这位委托人因为不识字,也不知道怎么沟通,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019年,听工厂同事介绍,重庆有会手语的律师团队能够帮助聋人维权。这位委托人一路辗转,最终联系上谭婷。委托人的遭遇让谭婷泪目,她耐心了解情况,陪她取证,帮助她解除婚姻关系,重获新生。后来,谭婷了解到,这位委托人已开启了新的家庭生活,如今生活幸福,这让她开心不已。

接受聋人们的法律咨询、陪同他们取证调查……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里,谭婷慢慢意识到一个律师的存在价值,并不是只有站在法庭上激昂陈词,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法庭外。这部分工作值得去做,也需要人做。

谭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她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她将会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好地为聋人朋友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聋人普法任重道远,而谭婷就像一枚星星之火,她不仅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还给迷茫、焦虑的聋人带去了一束光,一束照进无声世界的法律之光。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