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全年销量不及预期,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在即 | 2022中国经济年报

作者:丁琦 于建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2-30 17:59:26

摘要:电动化浪潮在越演越烈的背景下,尽管合资车企已经加速布局电动化但仍略显迟缓。

全年销量不及预期,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在即 | 2022中国经济年报

文/丁琦

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多家合资车企纷纷定下年度销售目标和销售计划,然而受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国内的汽车市场整体环境并不乐观。在汽车消费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合资车企在2022年的销量表现同样并不乐观。从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各合资车企2022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的概率偏低。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主流合资车企批发销量约为726.72万辆,同比下滑12.2%。1—11月,合资车企累计销量榜单前七名均同比下降,其中上汽通用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1.2%。一汽大众降幅最小,同比下降1.4%。

合资车企市场表现疲软

汽车行业观察员李旭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车企而言,销量目标即是一家企业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是现实经营状况的重要参考数据。日系、德系、韩系等合资汽车品牌2022年销量并不乐观,受疫情影响及供应链不足,新能源渗透率逐步加深都对合资品牌的销量产生威胁。”

从销量来看,一汽-大众1—11月销量159.87万辆,同比下滑1.4%,尽管一汽-大众仍然位列第一名的位置,但按照年初一汽-大众定下的200万辆销售目标,1—11月完成率仍不足80%。

与一汽大众销量不及预期相比,一汽丰田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1—11月累计销售69.7万辆,同比下滑5.9%。一汽丰田在今年年初提出100万辆的年度目标,但其前11个月的销量目标完成率仅70%,完成全年目标基本无望。

对于一汽集团旗下两款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的原因,李旭之认为:“疫情影响确实有点严重,工厂减产比较明显,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一汽-大众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不尽人意,消费者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此外,上汽大众1—11月累计销售新车109.9万辆,同比下跌16.5%,作为曾经的销量王者,已经失灵,2022年的销量只剩下2018年的60%,上汽大众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四连跌。

上汽大众之所以遭遇销量“滑铁卢”,与其产品和口碑有莫大关系。产品方面,帕萨特、途观L等车型虽然经历了中期改款,但过于同质化的商品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旗下品牌斯柯达也站在退市的边缘。口碑方面,上汽奥迪旗下A7L车型在终端优惠基础上在继续官降4万多,且今年中旬还因漏油问题官方发布召回千余辆新车。

“老品牌斯柯达面临退市风险,新品牌质量问题堪忧,王牌车型销量下滑严重,近几年上汽大众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其产品质量问题也颇受消费质疑,从三年前的帕萨特事件到现在的变速箱故障,上汽大众的投诉都没间断过。”汽车分析师李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上汽通用再延劣势,1—11月销量92.58万辆,同比下滑21.2%。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上汽通用销量逐年下滑,抛开疫情与芯片短缺的原因,上汽通用旗下车型产品力不足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韩系合资车企北京现代已荣光不再,1—11月销量44.7万辆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59.6%,以价换量终究还是失去了品牌价值。

在合资车企一片哀嚎的情况下,只有广汽丰田逆势走强,今年1—11月份,累计销量93.08万辆,同比增长27.6%。

广汽丰田旗下凯美瑞车型在今年1—11月份累计销量240499辆,但从乘联会公布数据来看,凯美瑞车型11月单月销量为19459辆,是近半年该车月销首次跌破2万辆。广汽丰田方面则表示:受原材料供给不足,芯片短缺等影响造成停产。

加快“触电”步伐

电动化浪潮在越演越烈的背景下,尽管合资车企已经加速布局电动化但仍略显迟缓。不仅如此,合资车企正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目前来看,多家合资车企下定决心进行转型,但市场表现似乎并不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35.9%。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1.9%。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

李旭之表示:“曾经依靠燃油车称霸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品牌,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存在感较低,电动化如何转型是合资车企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加深的当下,传统合资品牌电动化布局虽然慢半拍,但其在燃油时代积累的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经验,追赶速度将不容小觑。”

记者注意到,在国内众多合资品牌推出的车型中,大众ID系列表现亮眼,达成销量10万辆仅用不到两年时间。

截止今年10月,南北大众旗下5款车型在华累计销售118686辆,在营销触点方面,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ID. Store 城市展厅陆续登陆全国各地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商场,已开业 172 家,每天接待上万名客户。

李伟表示:“大众ID系列延续了一如既往的德系操控品质,并开启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创新模式,但平均月销量6千左右,仍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相差甚远。在智能化方面,ID系列车机系统大面积卡屏黑机问题频发,引发车主集体声讨,由此可见大众在智能化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宝马也在电动化领域加速布局。其中国产iX3今年累计销量23150辆。今年6月,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正式开业,标志着电动化生产战略在中国全面落地。

在日系阵营里,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在今年4月、6月先后推出了全新纯电车型e:NS1、e:NP1,不过其销量成绩均不甚理想。其中e:NS1今年共交付2432辆。e:NP1则交付1908辆。丰田首款纯电车型bZ4X以及日产汽车Ariya(艾睿雅)虽均已上市,但未来表现还需时间去检验。

在华处于合资车企第二梯队的马自达也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拿出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75.08亿元)投入汽车电气化进程。202—~2027年,马自达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专属的纯电车型。

此外,美系老牌合资车企上汽通用别克发布了Electra-X。上汽通用方面表示:“上汽通用正不断加大战略投入,在去年宣布500亿人民币投入规划的基础上,新增200亿元,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将达700亿元,属于上汽通用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新未来正在到来。”

除此之外,包括本田汽车、北京现代等多家合资车企正发力电动化转型。

李伟认为:“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合资车企不断加速追赶,但是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打造和整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来看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赛道属于掉队的一方,但对于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合资车企而言,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都在夜以继日地电动化布局,价格已经逐步覆盖主流合资车企的价格区间,可见,未来合资车企的电动化之路将面临更多挑战。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