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基石药业停产自救背后:账上只剩下11亿,资本寒冬下biotech们“断腕”不断

作者:孙梦圆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15 08:34:01

摘要:“暂时的停工停产并不意味着公司产业化基地的关闭。”11月14日,基石药业相关负责人回复《华夏时报》记者。10天前,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停工、停产。

基石药业停产自救背后:账上只剩下11亿,资本寒冬下biotech们“断腕”不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暂时的停工停产并不意味着公司产业化基地的关闭。”11月14日,基石药业相关负责人回复《华夏时报》记者。10天前,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停工、停产。

基石药业给出停工停产的理由是,目前并无大批量生产的明确计划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考量。记者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研发支出骤减,但销售支出不断增加,亏损连年扩大。

而基石药业并不是唯一一个“断腕”自救的公司。今年以来,处于资本寒冬下的biotech公司,普遍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或选择收缩管线,或与大型药企合作,或卖掉工厂。

停工停产

风雨欲来,已有征兆。

今年7月,坊间便有消息称,基石药业正在考虑出售股权或寻求收购等战略选择。彼时,基石药业回复媒体称,关于近期外媒相关报道内容,公司不予置评,待有需要披露的信息时公司将及时公布,目前公司业务运作正常。

出售股权不辨真伪,但暂停苏州产业化基地的想法,似乎基石药业酝酿已久。

上述基石药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方自2022年6月起积极开展了调研和讨论。”

2019年8月,基石药业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苏州签约,项目总体投资10亿元,项目规划总计容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

2022年半年报披露,基石药业已完成了具备先进水平的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于2021年年底如期开始试运行。公司正在进行多款进口产品的技术转移,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

让外界始料不及的是,仅过去3个月,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便停工停产了。

“考虑到目前并无大批量生产的明确计划,并且公司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的供应保持稳定,地产化工作也在同步按计划与CDMO合作中,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经公司董事会考虑并慎重决定,苏州产业化基地于2022年11月4日暂时停工停产。”上述基石药业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同时也表示,公司将保留核心工作人员,继续积极接洽产业合作机会,为将来再次启航做准备。同时,基石药业苏州公司其他业务不受本次调整影响,转化医学中心和研发业务仍在有条不紊地运作。

资金匮乏

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2019年初借助港股18A政策上市,是一家主营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的公司。公司2021年业绩报显示,其已经迈入了商业化阶段,累计获得4款创新药的7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

但这一切并没有在股市上兑现。按11月14日收盘价3.730港元/股计算,基石药业较发行价12港元/股,已跌去68.92%,市值仅剩44.52亿。

从往年业绩看,基石药业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的态势。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18年-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17.93亿元、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短短四年合计亏损金额高达72.42亿元。

亏损之下,基石药业研发支出骤减,但销售支出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开支后,公司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1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48亿元减少人民币2.259亿元,主要由于已获批产品费用支出降低。

另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开支后,公司行政以及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2.2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43亿增加了人民币1013万元,主要归因于销售团队扩大覆盖范围。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资金匮乏或许是基石药业频繁自救的原因。

事实上,基石药业并不是唯一一个“断腕”自救的公司。

今年以来,处于资本寒冬下的biotech公司,多数都像基石药业一样,或选择收缩管线,或与大型药企合作,或卖掉工厂。

8月16日,云顶新耀宣布向吉利德科学的全资子公司Immunomedics转让开发和商业化拓达维(英文商品名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的独家权利。这距离拓达维国内获批上市还不足百天。此次退回ADC药物权益,云顶新耀最多可赚3.3亿美元。这笔交易将延续云顶新耀的现金流至少到2026年,并产生了相较此前云顶新耀支付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的3.6倍的溢价。

9月19日,药明生物宣布与科望医药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药明生物将吸纳科望医药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建成大分子开发和GMP生产服务基地。2019年年底,科望贷款1.5亿元用于苏州GMP生产基地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主做抗体类大分子药物的biotech企业,科望医药至今还没有一个自研产品上市。

10月,和铂医药连续发布公告,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FcRn单抗)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交易总额高达10亿元;同时,结束其于中国的特那西普(HBM9036)三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生物高科技企业而言,目前的资本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为了熬过严冬,高科技医药行业企业必须抱团取暖。而应对当前困境的核心对策就是强化原始创新,靠新产品新市场来争取时间,渡过难关。等到资本市场回暖,给予生物医药赛道更多支持,高科技企业才能真正走出生存困境,有机会实现自我突破。”陈佳称。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