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非凡十年|中国平安的发展引擎,藏在国计民生的故事里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0-14 19:04:46

摘要:展望未来,平安的发力路径已十分清晰。“中国平安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人民需求为导向,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和民生关注的重要领域持续投入。”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表示。

非凡十年|中国平安的发展引擎,藏在国计民生的故事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京沪高铁通车十年,迎来送往13.5亿旅客、飞驰南北焕新沿线城市面貌;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一流大型客机即将交付使用,翱翔蓝天;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建设终于实现左岸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西电东送的故事又拉开新的篇章……一项项国之大器硕果累累,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路上浓墨重彩的剪影。

这些惠及万亿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项目,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长期以来,中国平安通过资金支持、保险保障、金融科技等综合金融力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了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创新样本。

在新时代征程中,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势不可挡,绿色可持续发展则是绕不开的话题,双碳战略也应运而生。发展绿色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相辅相成,不仅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为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新方向。

对于平安而言也是如此。可以看到,中国平安早年间便倾注金融力量助力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近年来又陆续与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新能源企业展开战略合作,还创新推出面向C端的个人碳账户,可谓是动作频频。

展望未来,平安的发力路径已十分清晰。“中国平安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人民需求为导向,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和民生关注的重要领域持续投入。”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表示。

5.9万亿,服务实体经济的注脚

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是一场企业的蝶变史。受益于中国经济这十年的非凡成就,平安的总资产、总营收、营运利润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与此同时,平安的发展历程,更是一部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的成长史。过去十年平安在全国的纳税金额高达8168亿元,2021年全年纳税金额达1114亿元,约占2021年全国总税收的千分之七,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纳税水平。在实体经济领域,截至2021年底,平安已累计投入超5.9万亿元,释放承保能力超万亿元。

这些切实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数据,成为平安不可忽视的注脚与标签。

在中国产业崛起的故事里总能看到平安的身影。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京沪高铁。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里,京沪通道是“八纵”通道之一,京沪高铁纵贯三大直辖市和四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意义可想而知。

当年,平安作为牵头人和受托管理人组织国内7家大型保险机构集体出资160亿元,以股权投资计划方式支持京沪高速铁路项目。该项目不仅是保险机构以股权方式投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参与国企混改的第一单,也是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中国铁路投融资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如今看来,中国平安对京沪高铁的价值不止体现在资本层面。比如,在保险资金的支持下,京沪高铁在2011年建成开通,运营仅3年便实现盈利。在平安资管及其他股东帮助下,京沪高铁进行了公司治理、制定经营规划、构建经营模式、建立激励问责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迈入良性发展的快速道。

平安的综合金融支持下,京沪高铁飞驰在祖国河山间。抬头仰望,平安又凭借金融保险与科技力量,将卫星发射入空、让自主研发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持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2020年至今,平安银行先后发射了“平安1号”“平安2号”“平安3号”三颗卫星,并自主搭建了“星云物联网平台”。

截至2022年3月末,“星云物联计划”在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产业领域落地20多个创新项目,服务客户超12000户,接入物联网终端设备超1200万台,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超3700亿元。

“星云物联计划”不仅加强了金融服务的能力,也提升了实体经济的经营效率。以广东省河源市某茶园为例,平安银行为该茶园匹配智慧农业设备,并架设自研的卫星终端,全天候监测茶园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温湿度,同时仪器还可以监测光照、降雨、风速等指标。借助物联网卫星连入智慧农业,茶园实现了“天上有卫星、手上数字村,田间地头物联网”的产业生态。由此该茶园提高了种植生产智能化、农业生产可视化水平,发展出休闲农业等数字化体验模式。

除此之外,万众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从研发到试飞成功,除了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还有平安为代表的保险业“保驾护航”。早在2016年底,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领先的科技平台支持,获得C919研制总装试验试飞项目第二承保人资格。次年,C919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平安产险参与承保了此次试飞C919大飞机机身、零备件一切险与责任险,保险总价值达21.6亿元,以承保人身份助力中国航空制造业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从京沪高铁到航天航空事业,平安正不断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辐射领域也由传统的基建不断拓展至半导体、云存储等新基建领域。

可以说,中国平安正在成为新基建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平安资管65.3亿成功落地行业首单为重大半导体产业项目资本金提供融资的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还创新了产品交易结构设计,为险资支持高端智能制造业、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思路、开创了新模式。在云储存领域,平安资管成功落地成都青白江数据中心、安吉数据中心等多个IDC项目,累计投资52.9亿,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经济的巨轮稳健前行,已然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辅相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时代也在向金融机构抛出如何践行绿色金融的新课题。

绿色金融,对齐可持续发展步调

“对于平安来说,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仅是必须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在这场系统性变革中,各行各业都会涌现新的转型模式和产业机遇,这也将为平安的发展指引新方向、打造新引擎,注入高质量、可持续的新发展动能。”冀光恒直言。

平安的绿色金融和ESG发展,是一场成体系化的、富有创新性的探索。从目前看,这样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在践行绿色金融和ESG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平安已经形成了从理念引领、规划先行、架构保障到产品和模式创新的一整套系统化的方法论。

在理念引领方面,中国平安将ESG核心理念和标准全面融入企业管理,构建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在架构保障方面,中国平安在ESG领域构建了从上到下的四层职能体系,在绿色金融领域则成立了由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领衔的绿色金融委员会。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还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规划和清晰的发展目标。根据中国平安制定的“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公司承诺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力争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以扎实的理念和制度为支撑,加上清晰明确的规划和目标牵引,中国平安正在成为金融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除了系统化的方法论外,中国平安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绿色产品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新能源领域,今年8月中国平安分别与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隆基绿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道路上携手奋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安发展绿色金融的视线已从B端延伸至C端。“我们正在个人消费端探索个人碳账户体系的设计,将居民减排行为的记录、核算以及价值发现和绿色权益进行打通,鼓励个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冀光恒所言的个人碳账户体系,简单来说即通过“绿色行为+权益激励”的模式,让用户享受到碳减排量和绿色能量双重价值体系,提升用户体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便于用户更长远地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享受绿色生活。

目前,该体系已经正式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成为国内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

总的来说,系统化的方法论以及不断创新的服务和产品,让中国平安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为扎实。

居家养老,抵达中国特色管理式医疗彼岸

何谓高质量?“长期、平衡、可持续增长。”冀光恒如是总结。三十余年,平安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引领与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其得以秉承初心、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的密钥,除了始终紧随国之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外,回归自身则是战略及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

在金融主业方面,平安战略持续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奠定战略基石。同时,平安也敢为人先地进行产品与渠道两端的寿险改革。

在渠道端,平安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建立“三好五星”评价体系,推动代理人队伍向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方向转型,从而推动寿险产能提升,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

在产品端,平安以客户健康和养老新需求为导向,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三大产品及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一站式养老服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协力构建适老社会,也推动平安朝着中国特色的管理式医疗模式迈进。

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居家养老服务正在成为平安未来的最大看点之一。目前,平安的居家养老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提供高品质的养老解决方案。今年9月末,平安还重磅发布了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 帮助长者实现在家养老的朴素心愿,过上有尊严、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2021年10月开始,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于深圳和南京两个城市分阶段开展试点。目前,平安管家已经完成8大场景、300余项服务的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已有超过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增值服务资格,超过3000名客户开启服务体验。

如今,这些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至客户日常起居的方方面面,也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它涵盖了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十大场景,暂时没有的服务,也会有专员负责收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南京居民仇铮,去年成为平安居家养老在南京试点的首批用户。

在仇铮家里,平安为之配备的适老化设备比比皆是——卫生间里的毫米波雷达,可及时检测到老人摔倒,并发出警报声,还会自动给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睡眠监测垫可及时地监测老人的睡眠情况;门上的报警器也能在家中无人时监测是否有人非法闯入……

除此之外,有着高血压的仇铮还经常通过在线智能管家在线询问专属家庭医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医生,对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十分有利。

同样对平安居家养老服务感受颇深的还有上海浦东的黄先生。“很方便,用得上,能应急”,黄先生用九个字形容平安管家智能音响设备。在平安的这一智能设备上,在线家庭医生7X24小时随时在线,且涵盖各个科室,响应速度也非常快。

这是中国平安给予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真实案例,是平安推动医疗健康战略的重大实践,也是其切实参与中国养老产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高速发展的三十几年里,时代也好,行业也罢,抑或是企业和个体,变化无处不在。看向平安,其数十年来的战略升级、规模扩张、服务创新,如今都厚植于这些大大小小服务国计民生的故事里。

在这些故事里总有一些事情始终如一。正是冀光恒所言的“平安‘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立业初心未变,‘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未变,崇尚专业主义的行为模式未变,以价值最大化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标尺未变,敬畏市场、持续变革的危机意识未变,给客户带去简单、便捷服务体验的追求未变。如今,这些已内化为平安基因的价值信条,正是支撑平安30余年发展壮大的核心内驱力。”

当然,这些不变的价值信条也将是下一个十年、三十年,平安继续与国家社会同频共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