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私募博弈杠杆化生存 对冲机制改写机构版图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02 20:34:3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由粗犷式发展步入到精细化运作——随着3月31日包括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在内的融资融券首批试点券商开始受理投资者开户申请,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将自4月16日起上市交易,证券业界普遍预言中国资本市场将真正进入到机构博弈时代。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由于股指期货突出的资产配置、避险功能和套利模式,将吸引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低风险偏好的机构进入现货市场,使得股票市场的机构博弈更为激烈;同时,私募与公募基金的较量也将更趋白热化,私募基金预言未来与公募将渐行渐远,“绝对回报与相对回报将一决高下”,而公募基金亦不甘示弱,不少基金公司已在准备和股指期货对接的“一对多”产品。
吸引低风险偏好机构入市
中信建投证券王士明预测认为,沪深合约推出后,市场可能与韩国初期类似——出现流动性不足现象,影响机构套保交易参与程度。但他认为,随着市场平稳运行,通过降低保证金水平逐渐增加流动性,期货市场将形成机构套期保值为主、投机提供流动性的股指期货市场。
“虽然短期一些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从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降低现货市场的资金供给,但股指期货突出的资产配置、避险功能、套利模式,将吸引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低风险偏好的机构进入现货市场,从而增加现货市场股票的交易量。”上证红利ETF基金经理柳军也向记者指出。
在王士明看来,央企等持有大量股权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以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强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有望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增加对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
他认为,在股指期货推出一段时间后,参与资金必然越来越多。当股市因基本面变化产生趋势性行情时,股指期货市场的机会会从日内交易转化为短线交易,甚至波段交易。主流资金将进驻股指期货市场,通过股市、期市连做获得巨大超额利润。
公募“一对多”筹谋对接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沪深300 指数成份股中,机构持股比例合计高达42%,其中基金持有10.24%;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约20.4万亿元,其中基金持有2.3万亿元。无论从持有市值还是市场份额看,基金公司都是参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程度最高的机构。
“股指期货推出后,将丰富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信达证券分析师刘明军告诉记者,“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可将正常股票仓位控制在80%左右,同时利用股指期货将总仓位灵活控制在60%-90%之间而不触及监管红线。”
刘明军最近对基金公司调研后发现,很多基金公司都在为此做准备,尤其是储备数量化和衍生品专门人才。“都非常缺,以前没有这种准备,现在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巴克莱都成了国内基金公司这方面人才的摇篮了。”
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就是其中一位“海归”,回国前,他曾在Brevan Howard 等美国定量对冲基金公司担任对冲基金经理。
在刘震看来,股指期货最大的意义在于分化了资产管理行业。对冲基金在国内公募基金中的结构其实已经有了,那就是“一对多”业务。他认为“一对多”就是对冲基金,其结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和国外一模一样,只是推出时还没有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大家没有意识到,公募基金已经成了‘公募基金+对冲基金’了。”
记者了解到,虽然“一对多”等专户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实施细则还没有推出,但很多基金公司已在准备和股指期货对接的“一对多”产品。刘震透露,他们在研究类似产品,目前主要分两类:和股票市场风险没有关联的绝对收益产品,加上杠杆的业绩主动延伸产品。
此外,私募基金也在摩拳擦掌创新业务,据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1.11%的私募开通了股指期货账户,74.07%的私募表示近期内会开通,仅有14.82%不打算开通账户、不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杨文斌预见,私募与公募基金将越走越远,绝对回报与相对回报将一决高下。私募的投资策略也将多元化,但与此同时,股指期货也将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提到非常高的高度,整个行业业绩离散度会急剧加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