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小步快走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将继续分化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17 23:23:50

摘要:零售客户精耕细作,通过扩大财富管理规模吸收低成本资金,以降低自己的净息差,并且在资产端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降低不良发生概率,从而形成安全和盈利高的资产,这无疑需要商业银行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小步快走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将继续分化

冉学东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金利率的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从来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危险一跃”,俗称“闯关”。经过近几年探索,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走出了关键一步,未来的路将更加宽阔。

今年4月商业银行也有过下调存款利率的举动,但是仅仅下调了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个基点,但是这次却不同,利率下行覆盖的存款品种更为广泛。从活期存款到定期存款、大额存单,从3个月期到5年期全线下调,降幅从5个基点到15个基点不等。因此此番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粗略回顾,近几年央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上,采取了稳扎稳打、小步快走的策略。

2004年央行实现存款利率“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目标,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2012年开始允许存款利率区间内上浮,区间上限逐步扩大。2012年6月、2014年11月,人民银行先后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1.2倍。2014年9月份央行牵头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自律机制形成对存款利率上限的软性约束,此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上限中的倍数逐渐提高,直到2015年10月全面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但默认40%的浮动上限。

2021年6月,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接着,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 LPR 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牵涉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尤其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有些金融机构有高息揽储、高风险投资倾向。这就必须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保障,最关键是需要建立起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代表的金融安全网防范风险。2014年10月国常会通过《存款保险条例》,次年该条例正式实施。

笔者理解,这个制度的推出将机构的风险跟广大存款者承受的风险分离开来,既保护了存款者,也激发了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

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好的时候。由于我国经济周期目前属于下行态势,又由于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降再降,市场利率也一直处于较低位。

同时,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抑制了一些需求。近几年监管层大力降低金融体系风险,影子银行和高杠杆得到了控制,刚性兑付被打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金融投资产品风险较高,房地产炒作被有效控制,人们可选择的投资品范围减少,居民存款意愿高涨。

二季度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这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今年前半年,银行存款规模都增加较多,存款的利率小幅回落。根据央行的数据,前半年住户存款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企业存款规模是7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3万亿元,同比多增3.1万亿元。

但其实,存款规模增加较多的还是国有大行和一些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仍然缺乏低成本的吸储能力。

9月15日,率先宣布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主要是六大银行外加一个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次日,6家主要的股份制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股份制银行此次下调的存款利率跟国有大行相当,但是由于此前他们的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下调后的存款利率还是保持优势。其他城商行和农商行都未宣布降息,其他中小银行尚未跟进。

可以肯定,此次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将会引发银行业存款利率的分化。

六大全国性国有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等少数规模大、资产质量高、网点和客户众多,这两年存款增幅较高的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其他中小银行城商行可能就会止步不前,或者即使降低存款利率,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延迟,幅度上可能会有所减弱,其他吸储能力比较弱的小银行可能按兵不动。而这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之一。

存款利率的竞争机制就是要让资质好运营好的银行机构享受便宜的资金,从而获得更高的净息差,最终赢得较高的盈利,而运营不好的机构则为了吸收存款,必须付出较高利息的代价,压低净息差,从而盈利减少,而这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之一。

由此,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极大改变当下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必须对零售客户精耕细作,通过扩大财富管理规模吸收低成本资金,以降低自己的净息差,并且在资产端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降低不良发生概率,从而形成安全和盈利高的资产,这无疑需要商业银行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