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7月M2增速或已到顶点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8-17 15:28:54

摘要:事实上,目前M2的高增速应该是暂时的,按照央行一贯倡导“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原则,M2增速也是过高的。

7月M2增速或已到顶点

冉学东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M2的这个增速创下今年以来同比新高,且已连续4个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新纪录。

但与此同时,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561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由此来看,7月的信贷和社会融资均不甚理想。

按照存款派生的原理,在贷款少增和社会融资也大幅少增的情况下,M2出现高增速,那就要需进一步探讨,M2增速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了。

目前市场的解读是,今年以来财政退税较为有力度,这加剧了M2的增速。相关的证据是,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7月财政退税继续保持较大规模,这会增加企业存款,推高M2增速。同时,退税既不属于企业债权融资,也非企业股权融资,因此不进入社融统计。实际上这是4月大规模退税实施以来,M2增速持续反超社融增速的主要原因。

但是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7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4万亿元,显然,如果是财政退税直达企业,存款不会减少这么多,显然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

7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47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338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6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称“非银机构存款”)增加8045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增量主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非银机构存款是基金、保险、券商、信托的“自由现金流”,非银机构存款增幅较大,表明在市场利率超低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有可能从市场上融来成本较低资金,用来在金融市场套利。

这一点在最近几个月的金融市场已经有所反应。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对公开市场持续的呵护,地量回笼资金,财政方面发力,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隔夜利率持续下行。6月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3.7%,7月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6.26万亿元,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33%。

到了8月份,作为观察流动性和央行政策取向的重要指标,DR001(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连续多日微幅震荡,并在8月8日报出1.0137%,创下新低点。而8月2日、3日,再次出现了单日突破6万亿元大关的情况,且有站稳6万亿元关口的趋势。

8月8日、9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规模连续两日超过7万亿元,分别达到7.06万亿元和7.03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当周隔夜回购占比达到九成,这显示出加杠杆情绪较为高涨。

这种操作又叫滚隔夜,滚隔夜是机构加杠杆的一种融资行为。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债券做质押,借到低成本的隔夜短期资金,在该笔资金到期后,再将债券质押出去借下一笔隔夜资金,用来偿还上一笔资金。以此滚动操作,来赚取息差。

但是这种加杠杆的操作,一旦遇到货币紧缩,可能引发风险。

央行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2.75%、2.00%。

因本周100亿逆回购和6000亿MLF到期。央行此次操作为“量价齐跌”,显然已经为过高的杠杆率纠偏。

但是,从7月份金融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高、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疲弱、经济动能不强的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央行显然是通过降低市场利率,来降低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成本,从而增加实体经济的动能。

因此,7月份M2过高的局面并非市场的信用需求旺盛的表现,而主要是由于财政退税,以及流动性过程导致,大量的流动性淤积在银行间市场,导致市场利率过低,央行必须降低政策利率,以回应市场表现,并温和回笼过于充裕的流动性。

事实上,目前M2的高增速应该是暂时的,按照央行一贯倡导“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原则,M2增速也是过高的。

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是0.4%,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这明显与连续多月两位数增速的M2偏差过大,尽管货币政策需要逆周期调节,这种状态也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