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担忧美联储激进加息 金融市场进入“紧缩恐慌”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15 17:12:56

摘要: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必须采取陡峭的加息路径,这就是目前大家预测6月15日加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的原因。不过这样的加息控制了通胀的同时,却抑制了就业和收入,让市场担忧美国经济硬着陆,这就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原因。

担忧美联储激进加息 金融市场进入“紧缩恐慌”

冉学东

由于美国通货膨胀超预期,全球金融市场进入紧缩恐慌,许多投行把6月15日美联储加息幅度调高到75个基点,并宣称超预期的应该是100个基点。

在这样激进的预期之下,美元近日连创新高。6月15日,美元指数一度上冲至105.46,逼近2002年12月以来新高,并且达成“五连涨”,也已经逼近十年新高。此后,由于欧元的飙升,美元开始走软。

当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走高,纷纷涨超20个基点。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最高点3.448%,创下十年新高,超过2013年和2008年的高点,美国一年期国债发行利率较前次飙涨近一个百分点,一举突破3%关口。2年和10年美债收益率曲线再度倒挂。

由美债收益率带动,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收益率近期也在攀升,中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国债收益率也在上涨,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资产定价基准的飙涨,带来的是商品和其他资产价格的大幅回落。

首先是股票,美国股市近几日连续暴跌,标普500指数在最近三天交易日内下跌了近9%,黄金6月14日更是下跌55美元,其他大宗商品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石油都在大幅调整。

美国5月CPI同比已达到8.6%,预估为8.3%,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并高于4月及预期的8.3%增幅;5月CPI环比增长1%,显著高于预期的0.7%和4月的0.3%;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

这个通胀水平,超过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4月份的通胀水平已经到顶,但是从这个数据看,通胀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61%的CPI组成部分5月都有至少6%的同比增速,4月同类高增速的分项数据占比为63%。

5月份的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天的报告强调了我为什么把抗击通货膨胀作为我的首要经济任务......虽然看到关键的‘核心’通胀放缓是好事,但它的下降速度没有我们必须看到的那么快、那么剧烈”。美联储的“压力山大”。

通胀见顶遥遥无期的原因是,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俄乌战争可能长期化,未来可能居高不下,这是影响未来通胀的最大因素。

还有一个超出预期的是汽车,5月二手车价格环比1.8%,新车价格环比1.0%,两者加起来占CPI权重8.023%,但对5月CPI上涨的贡献达到了11.1%,是中对核心CPI贡献最大的一项。

本来4月份这两项价格都是下跌的,5月突然再次上涨,说明居民的收入增加对于汽车的需求之强烈,另一方面,可能与供应也有关系,比如上海疫情对全球汽车攻击的影响是看得见的。

其实影响物价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消费者对未来物价走势的预期。美联储周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的价格将上涨得更快。美国消费者5月对明年的通胀预期中值上升至6.6%,较4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与3月持平,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此外,美国家庭对未来一年支出增长的预期中值跳升至9%,较上个月上升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这较年初的5.5%大幅上升,几乎是一年前预期的5%的两倍。

通胀预期上涨,家庭支出增加,这是通胀难以见顶的最基础的因素,而美联储最担心的正是通胀的长期化。

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必须采取陡峭的加息路径,这就是目前大家预测6月15日加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的原因。不过这样的加息控制了通胀的同时,却抑制了就业和收入,让市场担忧美国经济硬着陆,这就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原因。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