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各部门助力残疾人“好就业”“就好业” ,残疾人就业服务实现“多点开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记者从陕西残联了解到,“十三五”以来,陕西省残联系统致力于推动残疾人较为充分和较高质量的就业,新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3000多人,稳定发展集中就业,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50多家,5000多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积极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5万名残疾人得到免费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10000多人得到扶持。多种渠道促进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助2000多名毕业生就业。
2022年是陕西省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就此,陕西残联副理事长王占军表示,陕西残联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好就业”“就好业”。
2021年残疾人教就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记者了解,早在2021年,陕西残联教就部就在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全省残疾人教就工作取得新进展。
当年,陕西残联出台多项政策助推残疾人就业,会同省人社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通知》(陕残联发〔2021〕24号),明确残疾人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会同省税务局等8部门下发《关于非税收入数据共享交换工作的通知》(陕税发〔2021〕59号),促进残保金征收;会同省人社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开展“助力万名残疾人e就业培训行动”的通知》,为万名残疾人提供e就业创业培训服务。
同时,陕西残联积极打造“陕亮家园”。通过“政府+企业+残疾人”模式,打造集残疾人就业创业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探索一条以就业创业推动残疾人增收、企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融合发展、实现残疾人群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得益彰、充分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按照“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全面推广”的原则,商南县“陕亮家园”已初具规模。
探索开展“居家托养+培训+就业”试点工作。为有效解决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居家托养照护难题,在岚皋县创新实施残疾人“阳光家庭”项目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托养服务对象亲属或监护人进行护理等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作为照护人员与承接方签订用工协议,既提高了居家托养照护质量和服务能力,又实现了服务对象亲属或监护人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残联探索开展助残e就业系列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打造省级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目前落实场地、资金、运营团队、直播网红、带货产品等,进入场地装修阶段。
据记者了解,2021年,单就西安而言,市级财政用于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的资金便达一千余万元,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残疾人毕业生的扶持政策,实施残疾大学生见习补贴项目、残疾人创业行动项目、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等,让资源向高素质残疾人才倾斜,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渭南市更是高度重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向各县市区转发《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的通知》文件,将渭南市104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信息进行核实,录入实名制管理系统。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工作。2021年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人数为104人,录入和服务率为100%,实现就业率94.12%。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陕西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呈现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达21749人;安置残疾人就业10009人;755名毕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达79.09%;组织开展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陕西区域性考试中心考务工作,全省共73名考生报名,考试通过36人,通过率49.32%。
各市帮扶下沉乡镇 就业服务“多点开花”
2021年,陕西省残疾人教就工作有目共睹,然而,陕西残联清晰的认识到,2021年工作中还存在亮点不够突出、效果不够凸显、项目执行进度慢的问题。为此,2022年,陕西残联将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民营企业搭建助残就业平台。同时,发挥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扶残助残社会组织、残疾人就业创业带头人等的作用,选择一批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运行稳定的就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辐射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残疾人马宁(左)直播带货扶贫助农
此外,进一步推动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盲人就业新形态,提升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建立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等普遍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促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通过落实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和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按规定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予以支持,帮扶农村残疾人就业。
就在3月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和较高质量就业,按照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的统一部署,陕西省“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全面启动。
经过几个月的统一部署,陕西各市就业援助活动成效显著。
其中,铜川市围绕“就业帮扶,真情相助”活动主题,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送岗上门”活动,把岗位信息送到就业信息闭塞的企业和乡村去,尽可能的实现充分就业。活动期间全市共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7次,有3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其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余个,招聘现场设立残疾人就业咨询台,方便残疾人求职者咨询相关政策,共发放 10000余份宣传资料。全市共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810户,登记失业残疾人650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残疾人496人,帮助57名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人数14人),帮助303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
商洛市残联则依托宁商对口帮扶协作平台,联合市人社局、乡村振兴局开展了以“春风行动”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使一部分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通过劳务输出、社会招聘等途径实现了就业。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登记失业残疾家庭221户,登记失业残疾人186人,组织残疾人就业援助招聘会14场次,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1253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0人,其中社会用人单位吸纳就业36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疾人122人,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榆林市更是各县区深入到乡镇、社区,对符合条件的辖区内就业困难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进行上门走访和实名登记,做好建档立卡和和事业登记工作。2月23日,市残联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了“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线上直播带岗活动,3月18日至19日开展了“春风行动”暨互联网+智慧就业现场招聘会。援助月专项活动期间,全市走访残疾人失业人员家庭212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数为189人,组织残疾人招聘会10场次,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的残疾人为1203名,帮助56名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148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