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做“杠杆”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付刚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9 16:52:00

摘要: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做“杠杆”要从娃娃抓起

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做“杠杆”要从娃娃抓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小的时候,别人画画,他画的是一张收音机的电路图;当多数同龄人仍在戏耍打闹时,从初中到高中,每周末他选择的是去北京海淀区数学小组学习。
    现在,44岁的刘震已经“长大”。他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及为人父母的朋友建议——“让小孩做事情,首先是做他喜欢的;第二是在喜欢的范围内,选择做有杠杆的。”
    “杠杆”,这个在中国金融市场范畴内还相对陌生甚至谨慎的话题,刘震已与之“为伍”了近20年。自上世纪90年代赴美,到逐步登上华尔街殿堂尖峰,他的经历艰辛却又充满戏剧性和幸运。他和多数浸淫在美国金融界的华人不同,没有选择在投行或是埋头在基金公司做研究,而是向最具挑战、竞争最为残酷的对冲基金经理发起冲锋,从2003年起,刘震就管理5亿到10亿美元基金,他运用科学的数量金融策略手段,平均年收益率达管理资金的20%。
    现在,他已“海归”回国,效力于国内资产管理规模第二大的基金公司易方达。2010年3月中旬,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在北京接受了《华夏时报》专访。他将成功的秘诀总结出一句话,“有独特的创意,永争第一的意志,敢于承担风险的胆略。”
攀登对冲基金的尖峰
    刘震迈向华尔街职业生涯的起点,很幸运,少年时期扎实的数学基础让他终身受益。
    1990年,刘震自费留学,获美国犹他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天体物理系,199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他获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系全额奖学金,两年后获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找工作的经历对于他而言,虽艰辛却也极富戏剧性。“当时国内出去留学的学生大部分学的是化学、物理,工作并不好找,而且,那会儿也没有‘海归’概念,生活艰苦。”
    1994年暑假找实习的机会,刘震被洛杉矶一家金融管理公司First Quadrant录用。研究室主管David Leinweber送他一本彼得·伯恩斯坦撰写的《投资革命》(《Capital Ideas》)。研读后,他茅塞顿开,从此与金融投资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刘震还不知道David Leinweber是美国量化投资的鼻祖,而他也幸运地被慧眼识中。David Leinweber把他介绍到位于纽约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现管理350亿美元的D.E.Shaw & Co去工作。
    “我去纽约的公司面试,他们问我需要多少钱。那是1994年,我同学中挣最多的是年薪4.2万美元,我就开出4.2万美元,觉得这下要到头了。等我飞回加州后也没想这件事,过了两周,回函来了,年薪是8.2万美元。怎么办?这学没法上了!我就去找我上学的导师,他知道我前3年辛苦上学的故事,就说你花了这么大力气,为什么不学了?”
    “我把回函给他,他一看就说,这家公司还招不招人呀,这么高的薪水比他的工资还高一倍。”回忆至此,刘震哈哈大笑,他坦言:“我到纽约的惟一原因就是被高薪水给引诱进去了。特别是在一个月只有1000美元奖学金、穷困潦倒时,这种诱惑力挡不住。”
    D.E.Shaw & Co的平台,使得刘震在起步和磨练阶段就逐渐形成步入华尔街主流的一系列完整概念,这也为其日后登上对冲基金这一华尔街殿堂顶峰奠定了基石。
    自30岁出任D.E. Shaw副总裁起,他先后担任加拿大皇家银行IT主管、高级副总裁;接着出任美洲银行高级副总裁、格林威治对冲基金高级数量管理师、瑞银内部交易组执行总裁。2007年起,又被全球前十名的Brevan Howard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聘为高级金融管理师。
“一对多”业务已具对冲形态
    可以说,华尔街聚集着最聪明、最能干、最能挣钱、最能承担风险的人,而他们都在对冲基金圈里。在刘震看来,对冲基金经理并不神秘,他们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每天穿着国际名牌,而是衣着随意;他们是特定的一群人,身体里的肾上腺素水平比较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少。
    “全世界的聪明人都在华尔街竞争,具备天赋的人比比皆是。干对冲基金这行,要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最基本的是要有坚实的数学根基,要有经受历练而积累的经验。只有积淀深厚,才能高瞻远瞩,准确估计客观态势,由此才能机智灵活、果断地决定数量金融策略。”刘震也不排斥运气的重要性,“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人,才会碰到真正的运气。”
    “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个很艰难的过程,竞争者要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毅力、风险承受力以及运气。因为美国市场在高杠杆的作用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运气会对你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就在春风得意、大展宏图的良好时机之际,刘震却开始想到要帮助中国培养下一代金融管理人才。“从长远目标来讲,我最大的心愿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将对冲基金管理研发带回国内,为国内培养出一支队伍,以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这种想法促使了刘震的海归之路。
    自去年监管部门放开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业务后,刘震感觉到国内已经拥有了海外对冲基金的结构形式,当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多元化投资工具缺乏,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变这种困局。
投资基金规避个股风险
    如今,出国近20年的刘震已迅速“重拾”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迅速熟悉国内的投资文化和金融环境。在他看来,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中往往喜欢追高杀跌,且喜欢“择时”,这存在实现短期盈利的可能,但长期就容易造成损失。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相比股票投资而言,基金可以去除个股风险,主要承担市场风险,形成相对收益;同时,对冲基金也可以降低风险。此外,运用基金定投的方式,可以根据市场的表现来适时增加或减小投放来规避风险。”
    刘震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是,买股票不如买基金,买基金不如买指数基金,买指数基金不如定投指数基金。
    针对易方达基金公司近期发行的上证中盘ETF及联接基金,刘震指出,上证中盘ETF基金它既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规模,又没有特别的权重股在里面,无论哪个行业波动都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他预计,三五年内就可以看到,基金行业通过努力能把指数基金的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投资,基本可以跑赢大部分主动型基金,且风险的分散性较好,费用较低。同时,现在是购买指数基金的最好时机,虽然现在大家对经济形势判断还趋于谨慎,但中国经济向上发展的态势不容置疑。”

人物志

    刘震,1987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1990年赴美先后就读University of Uath和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获得物理、计算机硕士学位。1999年获CFA认证。
    1995年开始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先后在华尔街最著名的定量对冲基金公司D.E. Shaw & Co、美国银行、Sagamore Hill、UBS 以及 Brevan Howard等知名公司从事量化投资相关工作,对定量策略领域有全面与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009年12月加入易方达基金,负责指数与量化投资工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