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春耕季化肥价格不断走高,农民用起自制“土肥”,养殖场动物粪便提前售罄

作者:焦艳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15:20:32

摘要:正值春耕时节,国内化肥价格持续走高。

春耕季化肥价格不断走高,农民用起自制“土肥”,养殖场动物粪便提前售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未来 见习记者 焦艳丽 北京报道

正值春耕时节,国内化肥价格持续走高。

以磷肥为例,生意社数据显示,国内磷酸一铵的均价已从2022年年初的2850元/吨上涨至最新的3625元/吨,涨幅高达27%。其他肥料的价格也同样涨势惊人,合成氨的价格今年4月初的均价已超过4600元/吨,而去年同期的价格是3100元/吨。尿素的出厂价也从2月份的2550元/吨上涨至4月19日的2915元/吨,两个多月价格上涨了14.31%。

都有哪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化肥价格的上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化肥价格的上涨是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受生产成本推动之外,俄乌冲突下引发的原油等原材料的短缺、化肥原料大幅上涨以及国际钾肥供应的减少等都是造成化肥价格持续走高的主要因素不畅也加剧了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并助推了化肥价格的涨势。”

农民用起自制“土肥”

进入2022年以来,化肥市场持续走高,主要化肥产品如尿素、钾肥、复合肥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据中国农资协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底,化肥批发价格的指数为3300点,同比上涨38%,其中主要依赖进口的氯化钾的批发指数同比上涨90%,尿素出口价格指数同比涨超70%。

“现在100斤的尿素大概160元一袋,而去年同期才110元,每亩地仅化肥成本就上涨了80多元。”山东鲁西南地区一位农民林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如何降低化肥成本已经成了很多农民苦恼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农民转而用起了自制“土肥”。据林立介绍,当地农民将树叶、杂草、做饭燃烧的灰烬、生活垃圾、家禽粪便等倒至挖好的土坑中,加水发酵即能制作出理想的肥料。林立称,靠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肥料被成为土肥,在化肥还没有普及之前,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制肥方式。

事实上随着化肥价格的持续走高,不少农民和农场开始了寻找替代品,动物粪便一度成为农资市场上的香饽饽,其相较于氮肥、钾肥来说价格相对便宜且效果较好。随着动物粪便需求的旺盛,不少养殖场表示2022年之前的动物粪便已提前售罄。

化肥供应总量有保障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其价格上涨对粮食市场乃至宏观经济都有影响。

2022年初至今国际粮价波动剧烈,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粮价在今年3月份大幅提升,其中植物油、谷类、肉类的价格已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而我国的粮食自给率高达90%以上,粮食和化肥储备较为充足。在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信息化司负责人陈萍表示,综合有关行业协会预测情况来看,今年春耕期间化肥需求总量大约为3980万吨,化肥供应总量为4830万吨,包括生产、库存和进口量,化肥供应总量是有保障的。但受国际化肥价格涨价及国内煤炭、硫磺等原材料生产成本上涨的推动,加之疫情之下物流受阻,化肥价格涨幅扩大,局部地区出现了化肥供应紧张的局面。

为做好今年春耕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从3月份起政府已陆续向市场部署投放了两批600多万吨春耕储备肥和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其中,国储钾肥3月份起已陆续在东北地区及河南、河北等粮食主产区投放,且价格低于市场现货价格。

“钾肥的市场价格为210元每袋,而从国家储备机构购买的只需要160元,一亩地就能节省100多元的化肥成本。”河南种植大户赵迪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据赵迪计算,他今年种植有100多亩大蒜,仅化肥这一项就能节省近万元成本。

而在谈及如何确保今年春耕的平稳运行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组织化肥厂复工复产的同时,应尽快解决物流不畅的问题,同时还需加大对价格的补贴力度,以降低化肥的施用成本。

对于未来化肥价格的走势,卓创资讯复合肥分析师陈洪认为,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二季度化肥市场或将仍维持高位盘整,建议农户谨慎备肥,选择复合肥和有机肥搭配施用。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