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获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 蒙商消费金融已实现持续盈利

作者:付乐 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23 23:04:16

摘要:“获批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标志着蒙商消费金融将在银行间同业合作以及融资渠道建设方面迈向新台阶。”蒙商消费金融表示。

获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 蒙商消费金融已实现持续盈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蒙商消费金融官方公众号表示,近日,蒙商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

“获批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标志着蒙商消费金融将在银行间同业合作以及融资渠道建设方面迈向新台阶。”蒙商消费金融表示,该资格的获批,为公司提供了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拓宽了资金融通渠道,为资金安全链提供了新的保障,公司可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流动性安全、拓展交易对手、丰富流动性来源、提升在同业市场的知名度。

未来,蒙商消费金融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助力公司健康、稳健发展,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

低成本融资渠道

根据《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需要满足至少连续两年盈利以及其他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条件才能获得准入资格。且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要求,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股东资金、同业拆借、银团贷款、发行金融债及ABS。一般来说,融资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股东资金、同业拆借、发行ABS、金融债、银团贷款。同业拆借成本一般在3%-5%,由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同业拆借依然是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

其中,银行系消金公司资金成本优势明显,因具备股东优势,其资金拆入主要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而非银行系消金公司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拆入的占比更高。

银行间同业拆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通常在线上交易完成,交易速度快,拆借效率高,资金成本也更低。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原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补充流动性,盘活信贷存量,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蒙商消费金融在内的消金公司,已经获得同业拆借资格的消费金融公司有20家左右,例如,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等。

全年连续12月持续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蒙商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12月,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第17家全国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尹志成,注册资本5亿元。股东为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4.16%、40.00%、15.60%和0.24%。

近日,蒙商消费金融披露了2021年全年业绩,截止到2021年末,蒙商消费金融全年连续12月持续盈利,实现7800万元的净利润。这是蒙商消费金融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数据显示,蒙商消费金融2021年累计注册客户达1856万人,放款客户485万人,累计贷款金额435亿元。其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控制指标也远高于监管标准。

这次是蒙商消费金融开业五年来,首次披露业绩。但是关于其往年的经营数据披露并不清晰,记者就该问题致电蒙商消费金融,截至发稿日尚未获得回复。

本报此前曾报道过,去年11月,蒙商银行受让包商银行所持蒙商消费金融44.16%股权,包商银行彻底退出。

新股东的支持,或许是蒙商消费金融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蒙商消费金融股权结构完成调整,高层人事变动尘埃落定,再加上新股东为其输血扩张,此前的存量用户和其他股东渠道流量支持,其展业路径愈发畅通。

去年3月,包银消费金融公司宣布品牌全面升级,公司更名为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包银消费App更新为蒙商消费金融App,自营产品“包你贷”升级为“蒙享金”。线上业务拓展方面,蒙商消费金融App及微信平台仅有线上借还款服务,尚未实现商城等场景。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