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前两月央企实现营收5.7万亿元,国资委再提“两增一控三提高”

作者:张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17 20:19:21

摘要:据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透露,2022年,国家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前两月央企实现营收5.7万亿元,国资委再提“两增一控三提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继今年1月份央企实现了“开门红”之后,2月份再现“喜人”成绩。

据国资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万亿元、利润总额3678.7亿元、净利润282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0.6%、20.4%。据了解,今年1月份,央企实现营业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1852.7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净利润1423.8亿元,同比增长10.2%。

2022年前两个月,央企运行质量持续改善,这样的好成绩也为今年一季度的“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员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完成三年行动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把改革重要举措和经验巩固起来。‘两增一控三提高’是针对国资委引入的‘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它综合考虑了企业发展速度、质量和风险等因素,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据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透露,2022年,国家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两增一控三提高”

日前,在国资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国资央企工作做出了指导。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持续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工作,积极落实“两增一控三提高”要求,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适时开展检查督导,确保圆满收官;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要下大力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不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更好支撑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此次国资委提到的“两增一控三提高”已不再陌生。

今年年初,国资委就曾提到,2022年央企经营目标任务概括为“两增一控三提高”:“两增”,就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就是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央企要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突出抓好稳增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央企深入研判市场形势,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优化经营策略;不断巩固提升市场份额;持续优化布局结构,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点项目落地。

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完成三年行动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把改革重要举措和经验巩固起来。‘两增一控三提高’是针对国资委引入的‘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它综合考虑了企业发展速度、质量和风险等因素,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今年央企重组方向

2021年,国资央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中国星网、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国家管网集团资产重组顺利完成,煤炭、医疗等专业化整合深入实施,天翼云、海工装备创新平台加快落地。

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央企重组整合项目之多、力度之大、规模之新、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央企重组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加艰巨的工作任务。那么,2022年的央企重组整合方向是什么?

日前,彭华岗曾透露,2022年,国家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央企重组的意义已不言而喻。吴刚梁对本报记者表示,央企重组可以整合优势资源,减少同质化竞争竞争,补齐产业链短板,扩大央企优势板块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

作为参与了2022年第一宗央企重组案的央企中国电建,在今年年初就完成了和电建集团的资产置换,将所持的估值247.19亿房地产板块资产,与电建集团持有的246.53亿优质电网辅业相关资产进行置换。中国电建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1-2月,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额已高达1211.82亿元,比去年的年初的合同额高出不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