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艰难时世 考验才刚刚开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8 17:47:27
冉学东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进入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摆脱刚兑负担,但是却遇到了市场的寒潮。
据统计,截至3月7日,全市场29193只银行理财产品中,破净的有900多只,占比3.08%。银行理财子发行主体的理财产品有9124只,破净的达619只,占比6.78%。
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这下才深刻体验了净值化转型的真正含义,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跟公募基金一样,随着市场的波动,亏损是家常便饭。
当然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投资的是风险低收益也低的现金货币或者国债等产品,相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净值回撤幅度还是最小的,但是对于投资人包括理财产品运作者的固有思维冲击还是相当大的。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次破净的资产不仅仅是权益资产,还包括固定收益资产,固收+产品最受创。而银行理财子公司破净占比高,说明净值化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产品设计进行了创新,配置了一些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正是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的,这是对投资者和产品运营者最好的教育。
目前分析把市场调整归因于国内的经济因素,比如信贷数据过高,房地产政策松动,PMI数据回暖,其实这些肯定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俄乌战争,让整个市场预期开始悲观,因为权益资产的调整更加剧烈。
债市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市场利率开始上涨,此前大家预期的央行货币宽松,甚至可能降息降准再次破产,10年国债利率从低点到高点,累计调整幅度接近20个BP。同时债券的收益率却正在大幅下降,公司债信用债的收益率都是近年新低,对于配置风险高的资产的产品打击较大。
这是由于受俄乌战争的影响,大宗商品再次飙升,原油价格突破120美元,能源和粮食包括一些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已经下来的PPI,将自此上涨,人们对未来全球的通胀失控风险的担忧再次增加;另外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发起的相互制裁,不论是金融市场还是贸易方面都将会对正在复苏的经济出现重创,人们对市场的预期趋于保守,不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在调整。
俄乌战争对A股的影响相当大,俄乌危机以来上证指数下跌了5.27%,深证成指下跌了12.36%,此前的明星牛股调整幅度都相当严重,比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等,整个A股市场出现流动性断流的态势。
这当然严重影响配置权益类资产较多的理财产品,目前破净的产品中,有10只为权益理财产品,当然固收+产品的净值也在影响之列。
不仅仅是公开市场,银行理财产品还面临非标资产配置荒的困惑,根据监管要求,理财子公司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并且将银登中心、北交所等平台发布的产品认定为非标。另外对于非标资产的投资监管的要求很严格,在期限匹配,业务模式和风险收益平衡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风险暴露、地方债务防控等,优质非标资产非常稀缺。
而更加考验理财产品运作的是,未来市场收益率长期将会持续下降,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也会一降再降,但同时全球通胀导致欧美国家货币政策收紧,中国货币政策难以放松,权益类市场难有大的改观,权益资产短期也无望翻身。
当然即使如此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出现分化,有些产品净值变动不大,有些调整幅度较大,有超过3%的,他们过多的在高点配置了新能源科技类等股票,跟风的情况非常明显,净值回撤幅度大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向公开市场要收益,而公开市场最大的基本面是战争加通胀、还有疫情捣乱的组合,这对公开市场的估值具有绝杀效应。未来考验理财子公司产品募集能力的除了服务水平,最大的挑战还是投研能力,这方面显然是理财子公司的短板。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