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系统推进乡村建设,加强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

作者:于丽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5 06:58:46

摘要:针对这两类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提出两项提案。分别关乎 “乡村建设”和“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两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系统推进乡村建设,加强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丽丽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因部分村庄规划滞后、整治资金不足、产业发展不强、关键人才匮乏等原因,人居环境领域的治理不充分、区域间治理不均衡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而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方面,如何能够达到优化顶层协同产业环境,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也是重中之重。

针对这两类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提出两项提案。分别关乎 “乡村建设”和“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两个方面。

系统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人居环境高效改善

孙太利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强化科学布局,确保规划合理落地。具体而言,一方面,建议政府专业规划团队根据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科学研判村庄演变规律,合理确定村庄分类,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产业、自然等资源价值,充分整合运用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强调规划整体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落实各村庄规划数据纳入省、市、县等全维度空间信息平台,强化规划执行督查力度,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高效落地。

此外,孙太利还提出,“政策活力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其认为,首先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和财力统筹力度。深入摸查各类别村庄所需投入底数基础,因地制宜完善差异化补助标准,加大对地理位置偏远、短板更加突出的老区苏区等地区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科学整合资金,加大其他领域预算沉淀资金和无需用财政专户资金回收力度,清理财政挂账资金,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项目。其次应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专项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建议政府专项基金与社会资本融合设立定向或非定向基金,突出项目成果效应以及社会效益评价,淡化投资周期内经济效益评价,对项目给予更大的风险容忍度,破除资本下乡痛点、难点。

孙太利还指出,要创新赋能,增强乡村循环造血能力。具体分为两方面,一是创新金融活动。建议政府因地制宜扩大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与考核,完善构建完整的信用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引导信贷资金精准支持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工程,建立治理和发展区域目录清单,对区域内以实现生态价值化、文化价值化等(为目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贷倾斜。二是加大引导龙头企业联农惠农,丰富乡村经济业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完善乡村发展平台建设,精准高效扩大统一服务带动标准化经营联结模式、股份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模式等应用场景,为乡村创造更多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机会。

除以上建议外,孙太利还提出,“数智融合,强化资源利用与高效监管”及“完善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两项建议。

具体而言,孙太利分析,一方面,建议健全资源盘活体系,完善建立数字化集体资源动态管理台账,合理运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强化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化解土地资源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通过集聚闲置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进行村庄“荒地”项目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化、透明化监测督查,严把工程设计关、材料质量关、施工监管等,落实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长效机制,提升村庄维护与改善质量、提升农民各项权益保障,激发农民参与内生动力。

关于“完善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孙太利认为科学的方法是:完善乡镇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支持政策,系统性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和乡村科技人才的培育工程以及人才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存量乡土人才潜能。

加强京津冀高端产业协同,促进生态价值健康发展

优化顶层协同产业环境,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孙太利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根据中央对三地定位,加强优化深化融合产业环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充分挖掘一体化政策潜力,重点培育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协同发展环境。打通网络化、数智化、平台化、安全化等高端制造协同平台,落实政策链、资本链、资金链、研发链、人才链、供应链等大融合闭环运作,实现产品上高端智能化、企业效益生态价值化、服务全场景化、发展能力平台化。

同时,还要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机制,大力提升天津与河北的综合承载力,北京大院大所可向天津疏解,进一步赋能津城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时加大对滨海新区、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企业总部疏解力度,加速构建世界级高端制造产业标杆集群,合力构筑北方经济中心,发挥最大价值引领作用。

与时俱进,强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孙太利认为,这一措施同样很重要,他建议政府根据高端产业应用场景的环节变化,与时俱进调整资金运用方向,加大技术协同开发与应用、产业生态价值化融合、高端行业人才共享共用等专项基金投入。二是强化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对企业均衡化协同投资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平台和项目给予更大资金支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充分发挥基于融合性高端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作用,以资本力量助推三地在产业均衡发展中关键资源要素的引进、创新和应用。

孙太利还表示,要发掘资源价值,实现园区资源协同利用。一是建议强化统筹摸底各区域产业园区基数,全方位梳理园区空心化、低效利用等情况,完善建立三地产城协同交流机制。根据三地园区优化定位,实现跨城市园区合理互通、充分运用,高效创造聚集力。二是完善运用资源开发基金等模式盘活闲置资源,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低效土地,提升存量资源战略价值、使用价值。

孙太利另外指出,应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完善京津冀高端产业一体化综合平台建设,扩大三地融合性智慧园区建设,以互通、互信、开放协同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打通企业信息孤岛,实现三地高端制造产业集成创新、核心单元技术突破、生态圈共融,引导企业争先低碳降耗、提质增效、科学管理,促进园区与企业高效协同互动,全面提升三地产业整体效益。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