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化”时代下资管市场竞争白热化,第三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落地上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2-08 20:21:4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保本、不合规短期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正式进入“净值化”时代,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中小地方银行,乃至外资资管机构,都对开设银行理财子公司热情高涨。
在此前的1月26日,五大国有行之一的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获准开业,成为1月以来第二家获批开业的银行理财子,也是国内第三家开业的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前两家分别为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在排队等在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有5家,包括上银理财、恒丰理财、民生理财、渤银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
“施罗德交银理财将借鉴股东双方在全球市场大数据决策与支持、多资产配置以及投研领域的丰富经验,树立多资产、中长期限的投资理念,打造有别于传统固收+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产品线,涵盖权益类、混合类、跨境类及另类资产等产品类别;另一方面,也将在投资策略方面结合中外客户对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需求,开发波动更低、投向更多元的产品,致力于提供关于中国主题的卓越服务和专业性投资解决方案。”施罗德交银理财方面相关人士对此表示。
而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了解到,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全面扩容,无论是大型国有行旗下理财子或者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外资巨头控股的理财子,由于各自身份和积累的业务经验差异,之间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当前并不会像公募基金一样,“急吼吼”地进行净值产品排排坐,而是选择走差异化的道路。
全面净值化后各路加速进场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理财市场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而为强化理财业务风险隔离,大多数银行均选择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根据监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有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开业,更多的则正在排队的路上。
作为首批获批的外资控股银行理财子,记者从交行方面获悉,施罗德交银理财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注册地上海,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作为外资方的施罗德投资管理有持股51%,交银理财持股49%。
不过,在业内看来,施罗德交银理财子的成立被视为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标志。早在2019年7月,《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其中包括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为理财“孙公司”的成立带来了机会。
“从获批的四家外资控股银行理财子的信息来看,汇华理财以及贝莱德建信理财注册地都在上海,施罗德交银理财子也是落子上海,获批筹建的第四家高盛工银理财大概率也会放在上海。”对此,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上海负责人陈杰(化名)受访时指出。
记者也了解到,在过往三年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内,国内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的规模在持续扩大,到2021年9月底,理财子公司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也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作为合资理财公司,业内认为其在产品设计上更具优势,借助于外资机构的海外资产配置优势,合资理财公司的产品全球资产配置方面会更加丰富。
“施罗德交银理财的成立是交通银行集团贯彻落实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亦体现了施罗德投资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与投入,也是股东双方积极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施罗德交银理财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丰富国内理财市场的产品与服务供给,提高国内资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展现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施罗德交银理财的成立也将有助于施罗德投资集团在中国的整体业务布局,提升交通银行集团资管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引资引智,合作共赢。”对此,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当下,国有大行的银行理财无论是在产品数量还是渗透率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根据最新的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理财子公司发布的理财产品数量方面,位居前五的分别是工银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和交银理财,产品数分别为1963只、1520只、1491只、1244只、777只。而两家外资控股的理财子汇华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产品数分别为97只和2只。
海外理财市场不做排名赛
事实上,伴随着净值化时代到来,国内民众普遍关心理财产品收益并进行排名导致银行存款大搬家的情况也将逐渐消失。
“银行加快布局理财子公司与市场传言今后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或不能再新增理财业务有关。现有理财规模将要压缩,这就迫使原本没有计划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考虑理财业务未来要走哪条道路:一是自己成立理财子公司,但对银行资本要求较高;二是转型为纯代销模式;三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资成立理财子公司。而净值化产品意味着客户需要抱有长期投资心态,而不是在各家银行理财产品之间转来转去。”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在市场上,除了外资巨头,城商行等也在加快布局理财子公司的步伐,截至目前,杭银理财、宁银理财、徽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青银理财和上银理财7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已开业。此外,北京银行、西安银行、乌鲁木齐银行、贵阳银行等也相继透露拟设立全资理财子公司意愿。
当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子出现的时候,海外资管市场成熟的经营或将被当做借鉴。
“从全球范围看,大部分海外资管机构增速放缓,但头部资管机构仍涨势迅猛,前五家增幅均超过了25%。排名前两位的贝莱德集团和先锋集团资产管理规模占到排名前十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44%,且这一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并形成多种类成熟业务模式。第一类是提供全品类产品,以终端资源和分销渠道致胜的分销巨头,比如摩根大通;第二类是以满足客户特别要求、提供定制化方案见长的机构,比如纽约梅隆;第三类是利用规模效应实现投资回报的Beta规模经营者,比如道富环球;第四类是凭借深厚的投研能力或专业特长优势的Alpha主动管理者,在某个赛道具有绝对优势,比如太平洋投资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此前,农银理财总裁段兵分析海外资管巨头的业务模式时指出。
在段兵看来,海外资管市场由于机构各具特色,不搞全市场业绩排名。
比如,贝莱德集团聚焦核心业务,开展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在股票、多资产产品和替代产品几个维度全方位加强产品和服务组合;道富环球运作模式则以被动型指数化投资为主,围绕投资者服务,提供投资管理、投资研究和顾问咨询;摩根大通依托商业银行,提供全门类、均衡性产品,主动投资特色十分突出;纽约梅隆则属于精品店模式,为机构客户提供投资管理和产业规划,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由于发达国家资管机构将实现和超越产品业绩基准作为自身核心经营目标,没有资管机构将产品在全市场的业绩排名作为经营目标。因此,发达国家的资管机构行为的博弈性也显著低于国内市场。
不过对于国内的理财子公司市场发展,也有业内人士受访时表示,银行理财子在对标市场化机构持续丰富产品体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在广大客户心中收益稳健形象依然根深蒂固的时候,坚守稳健投资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理念仍是第一要义,尤其是在产品投资运作环节预留足够的安全垫,重点为客户创造相对稳健的绝对收益,实现与非银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