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上海再推43条新规吸引外资,2021年“吸金”超225亿美元创新高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19:41:41

摘要:作为外商投资“桥头堡”,上海在去年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吸金效应,上海发布了多大43条的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政策,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上海再推43条新规吸引外资,2021年“吸金”超225亿美元创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作为外商投资“桥头堡”,上海在去年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吸金效应,上海发布了多大43条的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政策,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1月1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诸旖对外透露了2021年上海利用外资情况。据其介绍,去年上海利用外资主要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实到外资金额达到2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再创历史新高;新设外资企业6708家,同比增长16.6%;吸引合同外资60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去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全力以赴做好稳外资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开门红。尤其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引领增长,以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股权投资项目为主的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以信息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诸旖表示。

同日,上海还正式出台了《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为外商企业预留适应调整期,并于 3月1日施行。该办法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明显突出了清晰界定管理范围,衔接法律法规新要求;大幅简化核准材料,全面实施告知性备案;强调落实国民待遇,明确保障投资自主权;突出高效协同管理,体现高水平政务服务等四大特点。

上海引资领衔一线城市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优质的硬件服务,上海已经多年来一直是领衔全国吸引外资的“龙头”,而即使在一线城市中,上海每年吸引外资的金额也遥遥领先。

日前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2021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为超过150亿美元;此外,根据此前深圳市商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1-7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为58亿美元。在京沪深三大一线城市中,上海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居首位。

值得一提的,上海作为外资的总部集中地,去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累计截止到2021年底,上海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31家,外资研发中心506家。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彭一浩在1月12日表示,办法的出台是上海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项目投资的又一举措。未来上海将积极支持外商扩大鼓励类项目投资,落实好鼓励类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促进外商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具体来看,按照上海外商投资新规定,首先将项目核准和备案范围明确为“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市新建或者并购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且对于核准和备案管理方式和权限等也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办法大幅简化核准材料,全面实施告知性备案。对于核准项目,办法取消了企业财务报表、资金信用证明、国有资产出资确认文件等附件材料,并且明确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能够实现数据互认共享的文件,不得要求项目单位重复提供;对于备案项目,办法明确项目单位通过在线平台将全部备案信息告知项目备案机关,即完成备案,项目单位可在线自行打印备案证明。同时为突出高效协同管理,办法还要求项目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且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唯一项目代码,办理手续、归集信息和共享数据。

“在办法出台前,办理项目的准备过程可能需要查阅10余份政策文件,工作量大且办理流程不够明晰,如今出台这样一份将所有相关政策包含在内的办事指南,有助于外商企业快速了解政策及办理流程,大大减轻了项目申报的工作负担。”对此,日本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松井受访时坦言。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与保护外商投资,诸旖在1月12日的发布会上透露,未来上海将主动对接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推进落实国家最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推介、视频会议、网上洽谈、“云签约”等在线招商,继续办好城市推介大会、外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等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外资看好上海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2020年11月1日,《上海外商投资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地方出台的首个外商投资条例。《条例》创设开放专章,强化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按照国家对外开放总体部署,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国家有关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措施在上海率先落实和先行先试,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实施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开放举措。对标国际规则,上海对外资企业实施“全流程”国民待遇。

“未来继续做好外资制造业项目服务保障,争取更多外资产业新项目来沪投资,争取更多在沪外企加大投资。将积极吸引外资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手机等终端带动领域。”在谈及办法施行后吸引外资的方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则如是表示。

1月14日,总部在上海浦东的通用电气中国负责人受访时表示,通用看好上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以及上海在不同时期在资金、人才、土地、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因此通用不断充实上海总部职能,在市场功能上叠加决策、研发、投融资等新功能,为通用各项业务在中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而作为全球涵盖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和工业控制技术等高科技方案供应商的霍尼韦尔,目前其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更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其在中国20多个城市拥有50多家独资公司和合资企业,其中包括20多家工厂。霍尼韦尔在华员工人数约10000名,其中20%为研发人员。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表示,上海在吸引外企投资和经营方面有很多优势。首先,上海拥有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正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次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蕴含的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第三上海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外企发展的大力支持。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显示,上海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