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数据密态时代来临,隐私计算合规存困境

作者:王永菲 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18:07:00

摘要:使用了隐私计算数据就合规了?隐私计算能否保护个人隐私?当下,这些问题都被广泛讨论。

数据密态时代来临,隐私计算合规存困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永菲 冉学东 北京报道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陆续发布,数据合规监管日趋收紧,隐私计算以其“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的技术特性受到关注。但是,使用了隐私计算数据就合规了?隐私计算能否保护个人隐私?当下,这些问题都被广泛讨论。

蚂蚁集团副总裁、安全和隐私技术委员会主席韦韬向记者表示,个人信息的保护对社会、对企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2022年我们将正式步入前所未有的“数据密态时代”。密态时代的到来对行业变革影响非常大,迎接整个技术革命这件事,要突破很多事情。不可规避的是,这不仅仅是个单独技术问题,涉及到密码学、AI大数据以及法律等学科。

隐私计算领域合规困境

随着2021年隐私计算的迅速发展,行业处于爆发前夜。但是隐私计算行业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以及规章制度,在监管合规问题上仍旧面临未知风险。

隐私计算技术由于太专业化,行业需要可信的隐私计算标准。大部分场景下的应用企业不能真正理解其安全性和适用范围。

1月12日,韦韬在隐私计算合规白皮书座谈会上指出,缺乏完善标准测评会就会产生浑水摸鱼,一些不安全、不合适的方案混进来,在行业大规模应用的时候会严重导致数据泄漏,对整个行业造成严重伤害。

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蚂蚁集团等多家厂商和律师事务所共同发布了《隐私计算法律与合规白皮书》,首次书面阐述了隐私计算的合规价值,比较系统地解释了各类技术如何实现数据保护、法律效果如何,给了企业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上提出了指导。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总工程师王蕴韬介绍,白皮书阐述了隐私计算的五点合规价值,“有助于参与者履行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有助于践行最小必要原则,防止数据滥用;有助于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匿名化;有助于减轻授权同意的合规隐患;有助于开发数据的使用价值”。

清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定中、清华大学副教授张超等专家们也对一些常见的技术合规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澄清了“使用隐私计算不等于实现个人数据的匿名化”“隐私计算保护个人数据不仅仅是保护原始个人数据”等大众误读。

熊定中指出:“隐私计算保护的是个人信息主体而不是隐私。隐私计算目的本身不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合规问题。平衡个人信息主体人格权益和商业机构、研究机构利用含义人格权益这部分数据的时候要取得一个平衡。”

可信隐私计算助力合规

数据密态时代的很多算法在密态时代能够提供的算法的精度、性能和规模化和之前会完全不一样,行业后继人才和教育会迎来非常大的缺口和机会。新的要求和技术格局下,也为数据安全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隐私计算是实现数据合规的关键技术。不过目前,隐私计算面临着三大挑战:如何有效支持业务合规?如何有效支持业务自身发展,包括做到高性能、高可靠性并且成本可控?隐私计算技术分支多、鱼龙混杂,如何鉴别其中不安全不适用的隐私计算技术?

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都要求市场参与者、数据处理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站在企业角度,韦韬认为,迈进数据密态时代可信隐私计算是重要且关键的技术能力。蚂蚁积极做技术高地的探索,同时拥抱开源,将蚂蚁在数据安全信息保护方面的能力给到社会,行业共建,推动数据密态时代里的共同发展。

2021年,信通院提出“可信隐私计算”。可信隐私计算的核心是在隐私计算的技术体系以及技术实现层面提供可信保障,以对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提供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合规保障。

韦韬认为,业界可以在可信隐私计算的框架下有效的解决当下面临的业务合规、业务支撑、安全适用挑战。在业务合规层面,特别是为了满足匿名化要求,实现“可算不可识”,需要可信。可信计算技术能很好的满足对环境的管控、对使用场景的限定,以及对审计的支持,使合规性、数据权益管控达到好的平衡点。

在复杂业务支撑方面,同网计算需要可信。韦韬指出,现在大部分隐私计算是需要“跨网”完成计算的。这对于中小规模应用、非实时、非关键应用是足够的。但真正支撑行业大规模数据业务,支持实时关键业务就要新的突破,不能所有计算都强依赖于大量的公网/专线通信交互。通过公网/专线的大规模计算稳定性保障的挑战非常大,中间网络抖动都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以前解决性能瓶颈的主要法宝是加机器,但现在跨网隐私计算的瓶颈是在公网带宽加机器没用,加机器成果差、成本高、还有功能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挑战的主要技术方向也需要可信计算技术的融合。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