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问计2022」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31 22:16:59

摘要:2021年这一年来,我国各部门形成合力,推出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组合拳”,让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群体正继续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问计2022」

王晓慧/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包括残疾人群体在内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为了履行这份承诺,一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整体推进残疾人基本保障再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再完善、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再强化,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群体正继续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推出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组合拳”

“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为“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保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实现。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绝对贫困。107.5万残疾人得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000多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200多万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1400多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这背后是地方政府代缴参保费取得的。贫困地区困难残疾人家庭都拥有了安全住房。脱贫攻坚期间全国42.9万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改造了房屋,住进了安全住房。

如今,为确保广大残疾人在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我国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合力,推出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组合拳”。

“残疾人离富裕有多远?实现残疾人的共享有两条途径,一是增收,二是减支。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首先是靠就业,第三次分配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表示,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要靠劳动,要靠市场,在市场获得收入,所以,就业创业是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

就此,人社部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贯彻《“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以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和较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针对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方面,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对特殊教育的倾斜,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努力使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同时,民政部也积极贯彻落实规划要求,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加强民政领域精神卫生工作,加强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政策研究,稳步提升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福利服务水平,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欣喜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众多的爱心企业也已经把社会责任的彰显作为国际社会展示自我企业的形象和深化发展企业的共识,为残疾人等群体奉献着大爱。

打造建设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窗口”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三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2020年的春天,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浙江时赋予了它“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目标新定位。时隔一年有余,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指出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该《意见》,8月,中国残联出台了《关于支持浙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系统提出支持浙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8个重点领域系列举措,支持浙江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积累实践经验、提供省域范例。

据记者了解,通过这一系列密集出台的政策举措,旨为奋力打造建设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窗口”,确保广大残疾人在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就在近日,浙江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树良介绍,去年以来,浙江已全面推进残疾人证“跨省通办”、残疾人就业“跨省通办”、中国残联信息化改革等三项全国试点,建设“助残大脑”“助残服务驾驶舱”和“浙里助残”服务平台,不断推进助残服务迭代升级。目前,“浙里助残”服务平台已开设残疾人证办理、惠残事项受理等9个服务模块,残疾人证办理、残疾大学生助学补助等34个助残服务事项已上线运行,广大残疾人朋友通过手机就可以“一站式”办理。

下一步,浙江将紧扣残疾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主题主线,以建设具有鲜明特质的助残服务数字化改革标杆为目标,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继续深化“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深入推进“牵一发动全身”改革项目;推进建立长三角地区协同机制。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