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重伤中产者 农工党建言二次房改
高房价最受伤的是中产者 农工党建言二次房改
“谁对房价最敏感?是中等收入家庭,套用西方的说法,是中产阶级!买房,富人不必说了,贫民恐怕也不去想,最想的应该是中产阶级,因为他们毕竟有点钱。但这几年,中产者工资没怎么涨,房价却像坐上了火箭,噌噌地飞!”今年32岁的胡先生,是北京一家通信业国企的管理人员,家住北京市丰台区。
2009年春节,他们小两口向双方父母借钱,并向银行贷款,在海淀区大钟寺附近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花了170万元。没想到,2010年春节前,这里的房价每平方米已涨到3万元了。胡先生感叹:“去年还在担心房子会不会买贵了,今年一看,都后怕,当时不出手,照这势头下去,这辈子恐怕就买不起房了,当时该买没买的人,可就惨了……”
拿白领的工资,过蓝领的日子,赚的钱全部“交给”了房子;买了房子后,不敢旅游、不逛商场,不参加同学聚会,这是许多青年白领买房后的生活写照。房地产业“一枝独秀”,中产者无钱或不敢消费,对正在鼓励人们消费的中国经济有多大好处?
据记者了解,广大青年特别是白领青年关注的这些问题,也是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房价和公共住房缺位掏空了中等收入家庭上代人的积蓄和这代人未来的收入,严重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对其他消费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他认为,控制地价、控制税费、控制利润以发展公共住房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
陈宗兴说:“2009年以来地价和房价再次非理性上涨更加证明,现行的商品住房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全国人民要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首先把挤占居民即期甚至远期消费能力的过高房价调低到合理区间。”
据了解,农工党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报送《关于加快住房保障立法完善住房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国务院成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二次房改,提出建立“三三制住房制度”和“四定两竞公共住房改革”的具体方案。
农工党参政议政部部长隋路向本报记者介绍,一个好的住房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即全体国民的住房需求。国家《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出台后,保障性住房制度正在逐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目前的问题是,商品住房制度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无法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他介绍说,农工党中央经过一年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入调研,建议国家尽快进行二次房改,建立第三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即准市场化的平价住房制度。
据记者了解,这种公共住房是以“四定”,即“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两竞”,即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综合打分高者得中标的方式,招标供地建设的准市场化平价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所谓“三三制住房制度”,概括起来就是“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改革目标是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买得起,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良性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
建议提出,二次房改后形成的住房制度基本框架是:保障性住房以政府划拨方式供地,由国有独资住房投资有限公司、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共同参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四定两竞”招标,由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共同参与,向中等收入家庭提供平价住房。商品住房仍然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由建筑开发商开发建设,户型面积和房价由开发商自主确定,满足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四定两竞公共住房改革简便易行,改革成本低,兴利除弊,各方共赢。”陈宗兴对记者说,该改革使建房成本公开透明,也将成为防止房地产腐败的利器。我们建议着手挑选试点城市进行试验。该改革不需要政府增加投入,不减少正常的土地财政收入,也不会给商品住房市场带来太大冲击。开发商给富人盖房子还会有高于公共住房的利润,政府也会增加财政收入。短期看会带动高房价合理下行,但也封杀房价非理性下跌的空间,形成3种住房制度相互制衡机制,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代表委员批房产业暴利:去年利润高达1万亿元
住房问题被中国老百姓视为“最大民生”之一,在去年商品房销售价量齐升出现“井喷”背后,开发商又赚了个“盆满钵满”,这种“高烧不退”的暴利现象引起近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广泛质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商品住宅销售额36769亿元,比去年增长了80%;销售的商品住房面积为8亿平方米。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估算了开发商的成本账——商品房的成本主要由土地出让金、造房的建安费和各种配套费、税费和经营管理费用所组成。开发商竞拍拿地,到完成开发和销售两个周期,平均时间在3年以上。
“如此,2009年全国商品房所用土地,平均拿地时间应为2006年。”陈万志说,根据国土资源部城市地价监测信息,当年“全国主要城市”用在“居住用途”上的“地价平均值”为每平方米1681元。新建商品住房的容积率以2来计算,分摊到每平方米住房中的“楼面地价”,约650元,建安费以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其他的配套费、税费和经营管理费,全国城镇的平均费用以600元计算。综上所述,2009年全国城镇商品住房的平均成本,每平方米约2500元。
“由此可以大概算出,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商赚取的利润高达1万多亿元。”陈万志说,以号称低利润的开发商万科为例,去年在重庆卖房子,平均每平方米净赚1082元,而重庆去年商品房均价约4000元,利润率也达到25%以上。
“楼还是一样的楼,房价就是以每周几百元的速度往上涨。”去年下半年,全国人大代表黑新雯也走访了重庆几个新开发的楼盘,眼见着3月份还只是5000多元均价的房子,年底就涨到了均价8000元。
黑新雯代表说,被称为中国老百姓“最大民生”之一的住房问题,如果只有靠在市场购买商品房一条路解决,必然出现开发商一年获取上万亿元的暴利。开发商只要挨过政府调控期,一旦调控放松,必然出现带有报复性质的涨价。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了一种“调控-观望-反弹”的怪圈,而且这种怪圈每经历一次循环往复,房价都会攀升到一个新的高点,这种“且调且涨、越调越涨”的现象,引起与会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
“国际上房地产业的利润率一般在5%上下,我国工业品制造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在这个范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在30%以上,完全是暴利行业。”刘明华委员说。
陈万志说,从世界各国房地产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看,凡是重视房地产的民生性质,并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消费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较小,如德国、法国等;凡是轻视房地产的民生性质,并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投资或资本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大,如美国、日本等。
“我国房地产业应去暴利化,尽快回归民生性。”陈万志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