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0亿低息贷款助力小微企业 度小满再推小微加油站

作者:付乐 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1-19 16:00:25

摘要:11月18日,度小满金融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启动“小微加油站”,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总额为20亿元低息信用贷款,年化综合利率3.65%起,帮助小微企业主解决经营资金周转难题。

20亿低息贷款助力小微企业 度小满再推小微加油站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人们习惯把“小微企业”称为经济体中的毛细血管,保证毛细血管的血液畅通至关重要,而这个“血液畅通”就是资金周转。只有资金周转灵活,小微企业才会健康成长,经济才能更有活力。

11月18日,度小满金融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启动“小微加油站”,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总额为20亿元低息信用贷款,年化综合利率3.65%起,帮助小微企业主解决经营资金周转难题。

度小满金融首席风险科学家张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融科技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大有可为。度小满以“小微加油站”活动为契机,更好地发挥科技优势,不断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金融科技助力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金融业,这不仅仅是金融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尤其在今年,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应收帐款积压导致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资金紧张的难题,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更加突出。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表示:“融资难,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抵押物,信用信息采集难,金融机构难以识别有效企业。融资贵主要是因为贷款中介、担保中介抬高了融资成本。而融资慢,因为金融机构普遍放款慢、审核慢,不能匹配中小微企业快速用钱的需求。”

小微企业主融资有三个特点:短、平、快。即小微企业的借贷要求帐期短,次数平,同时到帐要快。张俊表示,银行需要小微企业主提供质押,小微企业主往往是没有的。所以这方面银行可以做到惠,但很难做到普。因为对于小微企业主的风险评定银行需要科技的输入,在这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和银行互补,发挥科技优势,来提升对于小微企业主风险的评定,匹配相应的资金。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金融科技,精准识别企业信用,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直接通道,快速审核放款等顺利得以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改善,可以说金融科技基本上可以做到更加精准、更低成本以及更加便捷。

在贷款需求层面,小微企业主对风险的评定、产品的灵活度和还款方式都有很高要求。同时,小微群体数量大、分布广,服务小微的场景也十分复杂。度小满利用技术优势,特别是大数据的建模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定,匹配向好的产品,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度小满金融副总裁朱白帆介绍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度小满服务的小微客户,平均利率下降14%,人均放款额增加65%。目前,度小满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超1000万,其中六成是“员工在5人以下”的小店主。

小微加油站的启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纯信用的低息贷款,有利于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接“孤岛”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下,各机构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更加广泛且深入。目前市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小贷公司。其中金融科技公司分银行系和互联网系,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具备更强的线下服务能力,更广的服务范围定位,更丰富的产品组合。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带有数字基因,更具场景多样性和创新灵活性,技术能力更为突出。

新华财经研报中心主任胡铃认为,随着中小微企业企业纯信用模式需求上升,中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很难再出现标准化解决方案,而是更加依赖各部门、产业、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

中小微金融要在行业内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建立基于特定产业链、适应具体场景的金融生态。金融机构需打通数据链条,实现信息共享,深度挖掘利用数据信息判断借款人信用状况。更加注重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提高风险识别管控能力,保障资金安全。

同时,中小微加油站金融服务垂直化、分行业的金融生态构建显得尤为关键。现有的中小微信贷产品将按行业特征、中小微企业群聚化特征、需求场景等再细分为信贷子产品。

比如以供应链金融为例。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和突破,供应链金融呈现出三大态势。金融与产业的融合日益深化、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平台主体生态化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化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