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融资模式向多元化延伸 马上消费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作者:冉学东 付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01 17:11:09

摘要:截至目前,马上消费累计注册用户数近1.4亿,合作金融机构逾200家,合作消费场景逾200个。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冉学东 见习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以往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单一、封闭,商业模式多依靠重资产、重人力,不仅风险大,而且成本高。开放的平台型生态体系,有利于打通商户、用户和金融机构间的障碍,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近日,马上消费金融(下称:马上消费)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成绩单,总资产达570.17亿元,实现净收入46.25亿元,净利润4.41亿元,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截至目前,马上消费累计注册用户数近1.4亿,合作金融机构逾200家,合作消费场景逾200个。

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表示:“马上消费建立了‘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的发展战略,同时加速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融资模式向多元化延伸

自马上消费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较快。

公司于2018年业绩暴增,其全年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2017年46.6亿元增长约76%,净利约8亿。

2020年完成交易额2047亿元,实现净收入76.04亿元,完成净利润7.12亿元,总资产524.84亿元,资产规模稳居同业前三。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50%,预计今年也会有稳定的业绩增幅。

2020年4月14日,马上消费发行第二单ABS产品“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7.05亿元;8月3日,重庆银保监局批复了马上消费发行金融债券的资格,同意该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10月22日,马上消费发行系列金融债,发行规模5亿元。

此外,首笔外资银团贷款及三期金融债均获超额认购。据悉,当下获得银团贷款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具有银行系背景,而非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止目前仅有马上消金以及捷信消费金融两家。

银团贷款的顺利发行也为马上消费打通了融资全渠道。目前,马上消费已经打通了集自有资本、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ABS、金融债发行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全渠道融资体系。

从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的排序来看,营收前三名是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分别为73.9亿元、46.25亿元和38.69亿元。不难看出,老牌消费金融巨头,依然保持较好业绩。

在资产规模方面,马上消费、兴业消金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与其他头部消金公司的差距逐渐拉大,开始向榜首招联消金追赶。

目前,我国共有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规模超5000亿元,还有多家公司正在排队入局。2020年以来,已有平安、小米、阳光、苏银凯基、蚂蚁消费金融获批开业,更多玩家的进入必将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行业业态。

科技金融投入大

据了解,马上消费上半年能够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得益于“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的发展思路。其构建了全线上化、智能化服务、零物理网点的轻资产模式,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也降低了边际运营成本。自主开放的获客模式,基于用户画像,为不同场景下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和风险定价。

“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模式,形成了资产、资金端的闭环业务链,两端分别链接金融机构和消费类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多元增值服务。

近两年,马上消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四大技术驱动,赋能“零售+金融”的场景和产品,同时还开拓了养老科技、智慧医疗、土壤改良、污染治理等创新领域。

以智能客服为例,基于智能决策、AI交互、人机协作等核心技术,日均处理咨询量已高过5万件,智能客服分流率达93%,问题识别准确率93%,远超上年同期。

此外,马上消费上半年与华为联合打造金融场景化的实时智能客流分析系统、与中国信通院合作“可信人脸应用守护计划”。

截至目前,马上消费专利申请数量已达330余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系统900套,软著作权登记证书74项。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下半年计划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将增加3项,产学研联合创新实验室也已增至10个。

其中,与重师大共建实验室,在伪造人脸攻击和防御方面测试结果显示召回率达99.9%、精确率达99.2%,并参加慕尼黑工业大学以及谷歌联合举办的FF++换脸检测挑战赛。

据了解,马上消费从2015年开始就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绿色环境进行治理。仅2021年上半年,通过金融云容器、智能客服、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线上业务等累计减少碳排放约5.67万吨。同时促进绿色消费,低碳产品消费总额4.05亿元。在为行业赋能的同时,马上消费也在践行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