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后的社会组织力量:做倡导宣传主力军,为个人建立“碳账本”

作者:文梅 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7-26 16:50:22

摘要:​从倡导碳中和方面而言,社会组织是主力军。据与会嘉宾介绍,中国现有社会组织超90万个,社会组织2019年的就业达1037万人次,如果社会组织的人都能率先践行低碳生活,将对整个居民消费有很大推动。

碳中和背后的社会组织力量:做倡导宣传主力军,为个人建立“碳账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在向“双碳”迈进的路上,国家层面的目标十分清晰。那么,对于老百姓而言,大家距离“双碳”目标有多远?普通民众如何参与?社会组织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7月18日,由能源基金会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了“新目标·新策略·新征程:气候传播促进双碳目标实现”论坛。某国际环保组织传播部门经理蔡元慧在会上直言,气候变化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发生了,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外极端天气频现也是佐证。当“超现实”的破坏成为现实,培育低碳文化,提升公众气候治理意识,重塑城市韧性,帮助弱势群体降低受灾脆弱性的意义就得到了凸显。

从倡导碳中和方面而言,社会组织是主力军。据与会嘉宾介绍,中国现有社会组织超90万个,社会组织2019年的就业达1037万人次,如果社会组织的人都能率先践行低碳生活,将对整个居民消费的改变有很大推动。

个人减碳潜力巨大

根据《巴黎协定》1.5°C的控温目标,2030年全球排放量需限制在420亿吨以内,目前各国的预期自主贡献无法达到,这将导致2030年排放达550亿吨。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2018年全球总排放量达5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历史新高。

对此,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表示:“全民减碳”势在必行。

城市居民减碳潜力巨大,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说道:“每人至少有1吨的减碳潜力,14亿人就有14亿吨。”

有公开数据显示,生活消费碳足迹占人均碳排放的40%-80%,消费端减排潜力不可忽视。10双一次性筷子增加碳排放0.2千克;一张A4纸增加碳排放12.67克;电脑使用1年增加碳排放0.5千克,关电脑一年可减少83%热量排放;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增加碳排放7千克;1台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增加碳排放2.5千克;1个塑料袋增加碳排放0.1克。

由此,涉及到实现“双碳”的具体行为上,普通老百姓参与“全民减碳”的触手可为之事颇多。如自行车通勤、购买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购置较小居住空间、使用可再生电力和开发分布式供电、用热泵调控室温,还有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少吃垃圾食品、旧物回收利用等等。

贾峰尤其强调,作为“全民减碳”的第一步,可以从绿色低碳出行入手,将健身、出行相结合,实现协同减污降碳的作用,进而拓展至日常生活的更多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看来,在向“双碳”迈进过程中,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给消费端带来影响,短期内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人们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涉及高碳能源和高碳产品。蔡元慧提醒,绿色生活不能只看价格数字。“我们现在可能觉得传统化石能源更便宜,那是因为未将社会为承担化石能源排放而分摊的费用计算在内,比如医疗。如果把社会承担的其他成本都算进去,可持续生活相对来说是最便宜的。”

社会组织是传播倡导碳中和的主力军

蔡元慧将针对公众的气候传播效果分为四个层级:熟悉度、理解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前三层重在意识,第四层重在行动。然而,公众意识与行动间的鸿沟恰是最难弥合的,想要将公众认知转化为切身参与,倡导方式很重要。

记者在贾峰的微博看到这么一句话:“从‘按我说的去做’,到‘按我做的去做’,是提高环境教育效能,增进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意愿的有效路径。”

据记者了解,贾峰本人就是一名坚定的绿色骑行践行者,他已经坚持骑行3百多天,累计骑行愈6千公里,减碳1吨,成功打卡“一人一年一吨碳”。参会当日,贾峰也是骑行12.5公里抵达会场,共计节约3.8千克碳。他笑称:“往返减碳7.6公斤,消耗一千多卡路里,省80块打车钱。”

在转化公众行动方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提供了一个案例:围绕新冠疫情,贾鹤鹏研究发现,公民越爱国越会积极防疫,公民越爱国越会积极打疫苗,因此有“我为国家戴口罩”“我为国家打疫苗”。延伸到“双碳”目标或也有所启发。

倪垚指出:“公益机构要传播倡导,传播是告诉你怎么回事,让你知道知识;倡导是要公众参与行动。在促行动方面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是告知实操方法和减排贡献;第二是建立奖惩机制;第三是从行为培养上升到价值认同,促进长期行为的固化。”

“行为的改变必须是激励的、正向的,他获得足够多的奖励才愿意改变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前联合国环境署国家项目官员蒋南青说道。

那么社会组织如何通过奖励机制助力公众减碳?对此,蒋南青称,借助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打造绿普惠云平台,通过碳减排,为个人建立“碳账本”,这首先解决了抓取公众个人小微碳数据的难题。消费者个人的绿色出行、使用绿色产品等都会获得绿色积分。积分由企业赋予,并进一步打通一个城市的所有场景,以此把全社会的减排通过不同账本统一起来。同时个人积分越多,可以获得相应奖励,以此形成正向激励。

“我们的愿景就是能够把我们所做的减排、所有的活动都记录下来,助力实现碳中和。” 蒋南青说。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