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强省会”排行:谁是中国最“强”省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19 19:16:10
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一个“强省会”的梦。
因为,“强省会”的潜台词是省会城市经济强大。那么,放眼全国,哪些城市称得上是强省会呢?
“强省会”和“弱省会”
我们看到,业内喜欢用经济首位度来衡量强省会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省会城市的GDP在全省GDP的占比。一般来说,30%是基准线,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
数据显示,去年,27个省会城市的整体平均值达到28%,与30%的基准线距离很小,可以说,强省会是各地区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其中,长春和银川最高,在50%以上,也就是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西宁、西安、哈尔滨、成都、武汉、拉萨、海口和兰州,首位度也都超过30%,在所在省内处于“一城独大”的状态。
当然了,与这些“强省会”相对应的是,一些典型的“弱省会”。
按照首位度来排序,程度最低的10个省会分别是,济南、南京、呼和浩特、石家庄、南宁、郑州、南昌、广州、福州和太原。
有意思的是,他们中间,福州、广州、郑州、南京、济南,是5个万亿GDP的城市。
经济强,首位度反而低
这就有个问题了:经济强大的地区,为什么反而是“弱省会”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大家要知道,这些没存在感的省会,它们所在的省域大多拥有双中心或多中心。
就像福建,有福州和厦门;江苏,苏州才是省内“一哥”,接着是“省会”南京、无锡、南通,他们都是万亿GDP城市;而山东,有济南和青岛这样的双中心。
和这些区域相比,一些中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的资源有限,当省内的资源集中流向一个城市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双中心或者多中心的缺失。
也正是如此,部分人士对“强省会”的发展路径有一些质疑!
新一轮的“强省会”竞争
但,要是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果一些中西部省份,不选择集中资源,很可能面临全面落伍。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以省会作为重点,来吸引投资,也是务实之举!因为,对于各省来说,想要争取更多的资源,承接更多的国家战略,确实也需要有拿得出手的头部城市。
尤其是,在“强省会”战略下,我们看到,一批新一线城市应运而生,像成都、武汉、南京、西安等。
而且,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中,至少已有10个省份提到了推行“强省会”战略。
可以说,新一轮的“强省会”竞争已经打响,做大中心城市,还是大势所趋。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戈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