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募资6.7亿再押注氢能项目,雪人股份加码燃料电池赛道

作者:撒元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10 11:21:38

摘要:近日,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雪人股份”)发布公告称将非公开股票募资6.7亿元,主要用于两大氢能项目的建设。

募资6.7亿再押注氢能项目,雪人股份加码燃料电池赛道

见习记者 撒元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日,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雪人股份”)发布公告称将非公开股票募资6.7亿元,主要用于两大氢能项目的建设。

雪人股份在氢能的建设方面早就有尝试,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与人力,不过,根据其财报来看,这些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直观的收入,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雪人股份均处于亏损状态。

实控人认购6000万

4月24日,雪人股份发布了《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7亿元,发行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其中,实际控制人兼法定代表人林汝捷将以6000万元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本次非公开募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林汝捷的持股比例将从21.75%下降至18.8%。不过林汝捷仍为雪人股份第一大股东,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

根据预案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4.5亿元将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占比67.16%,1亿元用于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占比14.93%。剩余1.2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使用。

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与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均为福建雪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雪人氢能”)。据企查查显示,雪人氢能于今年3月29日成立,为雪人股份100%控股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林洪艺,林洪艺则为雪人股份的副总经理。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36个月,项目建成达产后,税后投资收益率预计为22.99%,投资回收期为6.68年,包括3年建设期。

仍处于亏损状态

雪人股份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1年在深圳A股中小板上市。雪人股份以制冰设备及制冰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起点,目前主要从事的业务分为四个方面:制冷设备、压缩机产品及系统应用、油气服务以及氢能源领域。

2020年,雪人股份经营不佳,营业收入虽然为正,但是其利润与净利润均为负数。其中营业收入为14.5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下降418.15%。

雪人股份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89%。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依然是负数,为-0.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9%。

目前来看,氢能并没有给雪人股份带来重要收入。根据雪人股份2020年财报显示,目前其营收来源主要来自于制冷设备生产制造及其他、中央空调系统销售安装和油气技术服务。2020年,按照产品的营收来源看,排在前三位的为压缩机(组)、油气技术服务、制冰设备,这三项占比已经达到87.6%。剩下的则是中央空调系统与其他产品。

持续加码氢能项目

在氢能方面布局已久的雪人股份,在一些技术上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据悉,雪人股份已经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空气循环系统核心技术,已经开发出12个型号的燃料电池系统,为沃尔沃、奔驰等汽车生产商提供过燃料电池系统。并且拥有瑞典品牌AUTOROTOR氢燃料电池双螺杆行驶空气循环系统,AUTOROTOR空气循环系统产品在2006年就已经应用于欧洲清洁城市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已经运行超过300万公里,未来将在国内进行燃料汽车的推广。2019年11月,雪人股份参与开发的氢能源公交车已经在福州市长乐区投入使用,服役超一年。

除此之外,雪人股份还在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氢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并在国外多个国家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其2020年财报,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85人,占人员数量比为9.85%。研发投入金额为1.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4%。目前的技术及产品已覆盖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化压缩机等领域。

“氢能目前生产成本确实比较高,制氢过程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尚未达到主流能源消费使用的临界点。而当今破解这个所谓的诟病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尤其是采用被弃的风电、光伏发电、水电制取氢能,不仅可解决弃电问题,还能利用这些绿电解水氢气再发电增强电网的协同性和可靠性。”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称,“氢能与其他新能源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未来氢能可以满足全球性能源需求,用于汽车燃料电池、住宅供暖、钢铁冶炼等领域,有可能超越光伏和锂电池储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宠儿。虽然氢能有这些优势,但也不能取代光伏或者锂电池储能,它们只能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组成‘综合性能源’并提供服务。”

“预计到2050年,氢能市场份额将增6倍,产生2.5万亿美元的直接收入,间接基础设施市场潜超11万亿美元。除了制氢成本问题,氢气运输和储存也存在一些问题,氢气管道基础设施几乎空白,氢气液化储存技术有待提高,当然这也是氢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祁海珅称。

尽管如此,目前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但是很多相关企业仍处于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阶段。对于未来氢能项目的收益率和发展方向问题,记者拨打其官方电话暂未打通,就相关问题向雪人股份官网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截止发稿日尚未得到回复。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