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召开康复大学筹建工作推进座谈会
图为座谈会现场
4月21日,康复大学筹建工作推进座谈会在中国残联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筹)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尔丹,青岛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出席会议。
张海迪在讲话时指出,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坚持开放合作”,为我们建设康复大学指明了方向。康复大学的建设是一个创新,我们要敢于担当,解决一些问题,甚至是卡脖子的问题;要研究真问题,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前进。康复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康复人才的大学,根植于残疾人事业的沃土,与残疾人事业紧密相连,我们要办出特色,培养急需的康复人才,为康复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张海迪强调,“十四五”是康复大学建设的关键期,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建成康复大学的各项目标要求。按照既定的办学理念,全方位统筹推进。一要按照既定目标,聚焦和加快去筹中心任务。二要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的要求,加强研究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康复需求,聚焦专而精,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设置符合康复需求、交叉融合、前沿的学科,为推动康复医学设立一级学科奠定基础。三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标准,充分借鉴新型高校人才引进模式,结合筹建实际,学科设置需要,分层次、分阶段、高水准的引进人才,搭建人才梯队,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会议听取了筹建工作近期情况汇报。董尔丹表示,康复大学(筹)将落实好此次会议要求,做好学科设置、人才队伍建设等筹建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去筹。王鲁明表示,青岛市将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全力支持推动康复大学筹建工作。
中国残联大学办、康复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康复大学(筹)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中国残联)
编辑:冯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