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高评级企业信用债违约越来越多 民企债券到期压力也不容忽视

作者:单美琪 孟俊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14 13:39:57

摘要:Wind数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信用债发行规模约3.2万亿元,发行量有所回暖。违约情况方面,一季度债券市场共有52只信用债发生违约,涉及债券存量规模583.51亿元。

高评级企业信用债违约越来越多 民企债券到期压力也不容忽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Wind数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信用债发行规模约3.2万亿元,发行量有所回暖。违约情况方面,一季度债券市场共有52只信用债发生违约,涉及债券存量规模583.51亿元。

这其中,违约主体评级中枢明显抬升。一季度违约主体初评级主要集中于AA+评级,AA+级发行主体违约数量占比远超其他等级。与往年相比,AAA评级占比有所增加,AA评级占比大幅减少。

市场人士认为,一方面国内信用评级仍高度集中在AA至AAA级。当前已发行的信用债基本都是AA级以上;另一方面,从各信用级别企业的1年期违约率来看,多数评级机构所给级别与债券违约率呈反向关系,但也存在违约率与评级符号倒挂的现象。例如,东方金诚所评AA级与AA+和AAA级、大公国际所评AA级与AA+级、中诚信国际所评AA级与AAA级违约率发生倒挂。

一季度违约主体AAA评级占比同比增加

“今年信用债到期规模较大,当前处于紧信用环境,债务接续难度亦会增加,市场普遍担心违约可能会扩散,所以投资信用债的资金也会更趋谨慎。”一位债券资深从业人员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共有52只信用债发生违约,涉及债券存量规模583.51亿元,违约主体共25个,其中7个主体为新增首次违约主体。分别为华夏幸福、天津航空、协信远创、美兰机场、凤凰机场、海航控股、祥鹏航空。

此外,一季度不同类型债务违约只数分别为中票22只、公司债13只、私募债11只、超短融5只、PPN2只、短融1只。违约原因方面,其中54只违约债中包含8只担保债券,因破产重组的信用债有24只、无法兑付的信用债有24只,因交叉违约的信用债有6只。

所属地区方面,海南有17只信用债违约,位于首位,北京违约8只,广东、河北、天津违约7只,云南违约3只,山东违约2只,江苏、宁夏、重庆违约1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违约主体初评级主要集中于AA+评级,该评级发行主体违约数量占比远超其他等级。与往年相比,AAA评级占比有所增加,AA评级占比大幅减少。

而与往年相比,信用债违约主体等级在2021年上升趋势明显。2014到2020年,AA级违约主体最多,2020年以来AA+高等级主体违约最多。2018年,违约主体皆为AA级以上主体。违约主体等级的上升表明了信用违约风险由低资质主体逐步蔓延至高资质主体,2021年违约主体等级以AA+类为主。

一方面,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中国特征明显,同一企业国内评级平均比国际评级高出六至七个等级,且国内信用评级仍高度集中在AA至AAA级。当前已发行的信用债基本都是AA级以上。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为117万亿,其中信用债存量规模23.4万亿。主体评级为AAA的达到10.8万亿,占比达到46%,AA+评级以上的存量占比为58%,AA以上评级的占比为68%。而截至去年年末,AAA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的品种稳占债市50%以上的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不久前在总结2020年第四季度债券市场13家评级机构的市场表现时指出,从各信用级别企业的1年期违约率来看,多数评级机构所给级别与债券违约率呈反向关系,但东方金诚所评AA级与AA+和AAA级、大公国际所评AA级与AA+级、中诚信国际所评AA级与AAA级违约率发生倒挂。

从机构间对比来看,各评级机构所评同一级别的违约率分化较大,其中大公国际、东方金诚所评AA+级违约率分别为1.31%和1.03%,东方金诚所评 AAA级违约率为1.96%,显著高于其他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到期信用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主要集中在AA+以上级别,其中AAA级和AA+级主体所发债券的偿还规模在2021年偿还总规模的占比分别为68.75%和18.35%,高信用等级主体所发债券偿还规模占比较大。

“近年来违约主体初评级中枢明显抬升,当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比较低,信用债的需求向高等级和中短期限集中。”上述资深从业人员说道。

民营企业违约风险仍需防范

从发行量上看,一季度信用债发行4.63万亿,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5%。分析人士提到,因受到华夏幸福、苏宁、美凯龙等风险事件影响,市场接连遭受冲击,机构情绪不稳引起多只债券取消发行。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场共有1083只信用债推迟或发行失败,涉及金额3913.6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有695只,金额为2760.8亿元,发行数量大涨55.8%,融资规模上涨41.8%。

究其原因还是今年债市压力比较大。目前存续的信用债中有约8.3万亿元的债券将于明年到期或回售,整体债务到期压力较大。而今年3月和4月是非金融企业信用债的到期高峰期,总规模约2万亿,约占全年待偿还规模的25%。

“介于债务违约的情况依然存在,机构拿券方面热情不高,发行人也面临融资成本高企的局面”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另外,随着疫情逐步好转,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调整,这也会让债市面临较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弱资质主体的违约风险或将加速暴露。“未来债券违约的顺序可能包括部分民企、僵尸地方国企、弱城投、中小金融机构。”一位固收分析师指出,“其中建筑与工程、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电力、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的信用债偿还规模分别占信用债总偿还规模的14.58%、14.21%、10.08%、8.61%和6.83%,违约风险尤其值得关注。”

回顾一季度违约主体,国有企业违约主体共10家,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增加。虽然地方国企违约风险升高,但民营企业风险也不可忽视,其违约主体共12家,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违约债券的行业分布也较为分散。

从未来民企存量债到期情况看,房地产行业债券到期金额远超其他行业,如综合、商业贸易、建筑装饰等违约风险较高的行业到期金额也多位居前列。盛润集团、隆鑫地产、辅仁药业这三家企业主体评级相对较低,且到期存量债规模较大,行业人士建议关注后续到期偿还情况。

上述分析师还预计央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量价稳定,整体来看二季度处于紧信用和稳货币的环境,信用风险加大,无风险利率和高等级信用优于低等级信用,对信用下沉保持谨慎。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