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中国创新药在研品数量全球贡献率13.9%,已从第三梯队进入第二梯队

作者:李未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3-03 12:48:53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十四五期间,我国多家大型药企每年的平均研发费用达到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10%以上。

中国创新药在研品数量全球贡献率13.9%,已从第三梯队进入第二梯队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在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成为保护国人乃至全球人民健康安全之利器的今日,中国迈向创新医药强国成为可能。

在刚刚过去的十四五期间,我国多家大型药企每年的平均研发费用达到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10%以上。

3月2日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发布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研究报告第一篇:2015-2020年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下称“报告”)指出,从医药创新数量及对全球的贡献衡量来看,中国已经从“第三梯队”进入到“第二梯队”。

本土药企表现抢眼

自2015年开始的药品监管制度与药品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医药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并与全球创新产业链不断融合。

报告指出,从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顶层设计的确定到一系列具体政策出台与实施,包括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加大药品支付保障、鼓励基础研究、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层面统筹考虑医药创新发展各要素。经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和各项政策有序落实,中国医药创新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政策环境改善的同时,政府资金的投入和支持也不容忽视。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自2008年启动实施,共支持3000多个课题,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33亿元,针对10类重大疾病领域有许多自主创新品种面市。

基于此,中国创新医药领域的投资活跃、热度持续,融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加。近年来本土创新型医药企业上市数量和市值的持续增长亦反映出投资者对于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和潜力的认可。

面对中国新的医改形势,跨国药企纷纷调整在华策略,与本土药企在创新医药领域竞合中促进双方创新能力提升与再升级,聚焦在中国疾病负担最大和增速最高的疾病领域研发上市新药,共同实现创新药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满足中国患者最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从本世纪初就已经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在全球开发策略中扮演角色和贡献权重的跨国药企,逐渐从以注册新药实现上市销售为目的,转化为将中国列为与欧美地区同步开展创新药物研发的创新基地。跨国药企设立并升级中国研发中心,与国际各研究机构、各领域专家、本土药企开展广泛合作,培养了大批中国本土研发人才,中国参与的创新药临床研究不断增加,通过参与全球同步开发引进新药的模式逐渐实现。

报告指出,2020年,跨国药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数量超过80多项,规模和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创新药在研品数量全球贡献率13.9%

目前,从医药创新数量及对全球的贡献衡量来看,中国已经从“第三梯队”进入到“第二梯队”。

报告指出,截止2020年2月,中国创新在研产品数量与全球首发上市新药数量对全球的贡献率分别为13.9%和6%,而在2015年的贡献比率仅4.1%和2.5%。从创新管线数量上看,2020年中国已经稳居第二梯队之首,而且与第一梯队美国的差距有所缩小(美国2020年占比49.3%)。

不过,从上市新药数量上看,与排在首位的美国(占比67.6%)和第二名的日本(13.3%)还有明显差距。

并且报告认为,中国医药创新质量有待提升,研发存在靶点集聚、同质化创新等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受本土原创能力不足的制约和资本投资偏好的影响。

未来五到十年,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等慢病的疾病负担将愈发沉重;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传染病的威胁仍将长期存在。因此,提高癌症、慢性病、传染病这三大类疾病的防治将切实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未来创新药产业如何发展?

报告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应聚焦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强以“新药上市”为核心的医药创新产业竞争力。通过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从过去第三梯队的“跟跑”,到现今第二梯队“并跑”,向未来第一梯队的“领跑”进发。二是提高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创新药物可及性。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并加强资金使用效率,以使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助力人民健康寿命、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及预防来实现更高的资金投入回报,减轻癌症、慢性病、传染病为主的巨大的疾病负担;三是确保以“创新回报”为核心的产业可持续性。保证资本和药企的持续研发投入,以更多的突破性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在过去五年里,中国凭借创新生态系统的先进理念、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的顶层设计、公平竞争且高度融合的创新企业,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医药创新产业,中国正处于从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节点。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