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51信用卡拥抱银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一则高管委任公告引发股价震动

作者:单美琪 孟俊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2-24 16:53:58

摘要:2月24日,51信用卡(2051.HK)开盘后股价直线下挫,现跌55.12%,最新报价1.36港元,当前总市值18.47亿港元,该股昨日收涨236.67%位居涨幅榜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2月24日,51信用卡(2051.HK)开盘后股价直线下挫,现跌55.12%,最新报价1.36港元,当前总市值18.47亿港元,该股昨日收涨236.67%位居涨幅榜首。

行业普遍认为这与几天前公司发布的一则“委任董事及行政总裁变更”的公告关联密切。51信用卡近日公告称,郑海国已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于进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孙海涛已辞任行政总裁一职,但仍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自2021年2月19日生效。

CEO委任公告引发的股价震荡

2月19号晚,51信用卡发布公告称,委任郑海国为执行董事兼CEO,委任于进为非执行董事,孙海涛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从2021年2月19日起,孙海涛已辞任行政总裁一职,此次高管变动目的是为了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并进行精细化分工和管理,从而推动51信用卡的稳定发展。

公告显示,新任CEO郑海国长期从事银行信息科技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工作,曾任农行浙江省分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对金融和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技术的融合,具有很深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自1994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郑海国在中国农业银行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但不限于农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科技信息部负责人、杭州市保俶支行行长及浙江省分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等。截至目前,孙海涛持股34.87%,新湖中宝持股21.88%,深圳天图持股12.63%,汇聚信托持股17.99%。

2月23日,港股51信用卡当日收盘暴涨236.67%,市值超40亿港元,成交量2.67亿港元,同时位居涨幅榜首。然而随后一天,人事变动利好出尽。24日,51信用卡开盘跌14.85%,截至当日午间收盘,股价下跌55.12%,最新报价1.36港元,成交量7903.45万港元,当前总市值18.47亿港元。

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互金概念股股价出现集体反弹,类似美股的宜人金科、信也科技、乐信等股价较去年年末普遍出现大幅涨势,目前来看,互金概念暴涨的更多因素或仅是投机行为,但也不排除未来行业价值被重新定义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严禁将贷前、贷中、贷后各关键环节风险管理外包。

上述通知明确,联合贷中合作方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以助贷角色出现的平台方今后将往更加纯粹的合作商、服务商角色靠拢;部分实力平台将会集中规模有限的自有资金在优质核心渠道上发力,以符合监管要求。”该分析人士表示。

拥抱银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早在2012年5月,在杭州成立的51信用卡借助信用卡快速发展的红利实现了用户飞速增长。在模式稳定后,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将自己开发的管理工具51账单升级为51信用卡APP。

作为51信用卡赖以生存的根本,信用卡管理功能是51信用卡业务的重中之重,也是51信用卡开展其它金融业务的流量入口。但在2019年,P2P行业合规转型的阵痛仍在继续,《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监管层明确了网贷平台以良性清退和转型发展为主基调,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51信用卡也不断缩减P2P业务存量规模,随后公司业绩各项指标增长陷入低迷。对此,其不断加大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截至2019年底,其信贷撮合业务中来自机构的资金占比达到39.2%。

51信用卡2020年中报显示,去年上半年,51信用卡实现营收1.65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88.2%。经调整净亏损约7.52亿元,2019年同期的经调整净溢利约3.09亿元。

公司称亏损主要由于2020年上半年信贷撮合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及介绍服务的规模减小,以及P2P清退及新冠疫情使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违约风险上升,从而导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的预期信用损失增加。彼时,51信用卡已经完成P2P清退并完全退出了该行业。

另外,对于此番人事调整后的公司发展,51信用卡方面表示,郑海国将通过自身丰富的金融科技实践及管理经验,带领51信用卡深耕金融科技领域,敬畏监管,致力于金融科技技术和运营服务能力的创新提升和输出服务,实现体系化、精细化发展,推动公司战略转型。

一直以来,51信用卡与银行等持牌机构就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其中已与多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公司还称未来也将进一步实现金融科技行业的转型升级。而外界也认为,公司引入来自传统银行的高管或将帮助其在转型为金融科技输出服务中,更深入系统的理解银行的业务需求、扩展银行业内资源。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