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健融合“C”位亮相——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再上央视春晚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2-12 07:48:31

摘要:“《明天会更好》代表了我们对新的一年新的期盼,也是所有人类心中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残健融合“C”位亮相——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再上央视春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伴随着悠扬的歌声,一首由成龙、张韶涵、李玟等众多演艺明星演唱的《明天会更好》唱响除夕夜,告别不平凡的2020,一起祝愿明天会更好。

在他们身旁,有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用手语无声地歌唱,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9名听障舞蹈演员和150多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云”端演员,用曼妙的手语演绎流动的旋律,表达着8500万残疾兄弟姐妹的心声,情深意浓。

“《明天会更好》代表了我们对新的一年新的期盼,也是所有人类心中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奋斗的愿望和意志,扶起来的贫困群众才能硬得起腰杆、迈得开脚步,走上奔小康之路。所以残疾人在扶贫的路上一直和大家一起奔跑。

1.jpg

彩排中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的思想,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治愈。强化贫困地区人民对于脱贫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心,实现帮扶对象从“他扶”到“自立”的真正转变,为此,多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深入重度贫困地区演出,让广大观众切身感受残疾人文化艺术的魅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无声的表达往往比有声更有力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力量。

残健融合“C”位亮相

据记者了解,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上一次现身春晚,是在2020年,而距离上上一次上春晚,却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当年,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邰丽华清晰的记得,2020年新年的第十天,她在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去河北行唐县走基层的大巴车上,手机屏幕突然一闪,央视春晚导演组通知她们准备上春晚。获悉这个消息后,整个艺术团都沸腾了,那是时隔15年之后,中国残联人艺术团与春晚的首次重逢。

1月14日晚,当今年再上春晚的消息传来,演员们依然兴奋不已。第一次上春晚的舞蹈演员白鑫激动地说:“当接到这次重大演出任务时,我十分开心又很激动,机会太难得了,我很幸运,能够代表全国八千多万残疾人站在春晚舞台上,让全国人民看到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新面貌。”

带着重托与期望,9名听障演员开始了排练。手语是听障演员的母语,似乎对他们没有难度,但表演的难点恰恰就在手语本身,既要对手语进行艺术化处理,有别于生活中的手语,体现手语的美感,又要符合国家通用手语标准,还要与音乐节奏相统一。为此,邰丽华团长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和国家通用手语专家反复沟通,征求各方意见,最终敲定了《明天会更好》的手语表演动作。演员们在排练厅,在休息室,不断地练习手语动作,力求动作整齐统一,用最完美的表演展现在亿万国人面前。

舞蹈演员李金铭如是说“每天的排练、改动都很辛苦,每一次节目审查都很严格,看到很多作品这么优秀却无缘于春晚,我们更不能懈怠,时时刻刻听从指挥,以饱满的精神,认真去对待每一次的彩排。”

除夕之夜,9名听障演员终于站上春晚舞台,用那灵动的双手缓缓诉说着残疾朋友们对明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对党和国家的祝福,激励全国的残疾兄弟姐妹们为了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连续两年上春晚,我最深刻的感受就一个词‘融合’,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去年是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残疾预防从儿童做起 0-6岁是早期干预最佳时期,我们也进行了线上的演出,爱,陪你慢慢长大!0—6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最佳时段,我们知道像聋儿语训要在幼儿语言形成的0—3岁的时候进行的话,孩子语言融合的能力会更加强大,在治疗的最佳时期进行早康复,减少残疾儿童的痛苦,更好地融于社会,回归社会,更好地解放家庭。包括近几年提案也多次提到融合教育。在这里我也不用多说了,我们是亲历的见证者,艺术团自2013年创办附属学校之后,其实我们的根本目的发为团队自身发展储备人才,而通过自身的合作办学,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多种专业的涉及和实践,无形中也是融合教育的实现和写照,成效已经惠及聋人和盲人演员。如:19位聋人舞蹈演员近期考取的的普通话资格证书和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要参加的全国教育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等。还有无障碍的建设,不仅在硬件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软件方面的提升。这个软件是即是主观、观念、意识和理念创新,特别是科技带给我们的,像目前科大迅飞会议中语音转文字的实时录入,速录等都是科技的集中体现。”邰丽华称,她们即将推出手语唱红歌,也是积极搭建无障碍交流的桥梁和平台,促进全社会的融合与融入。

建立特殊艺术的文化自信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残疾人同样心怀感恩,感恩伟大的党,感恩这个伟大时代,9名听障舞者肩负全国8500万残疾人和2.6亿残疾人亲属的心愿走上春晚舞台,共同祝福伟大的党百年华诞,祝愿伟大的祖国明天繁荣昌盛。

那么,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或者残疾人上春晚,是否会成为一种常态?

对此,邰丽华称,“我们力求在机遇上做加法,在机遇中求整合,做到特殊艺术的文化自觉,建立特殊艺术的文化自信。同时,我们又是特殊艺术的‘播种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残疾兄弟姐妹们对于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是非常有期待的,我们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创作和演出中始终把人民和残疾兄弟姐妹放在至高位置上,言残疾兄弟姐妹不能言的,要有舍我其谁的工匠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同步,发挥特殊艺术对社会精神文明实践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以不断增强残疾兄弟姐妹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于1987年,2002年进入市场,2003年起,艺术团频繁出访外国演出,开启弘扬人类精神的文明之旅。演员全部由残疾人组成,他们以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超凡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人类特殊艺术经典,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曾出访100多个国家,受到5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接见,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人类特殊艺术的火炬”

“近几年来,艺术团一直在发挥特艺术中心服务于地方的作用和功能,积极送去精神上的支持与激励,我们都知道精神力量是无穷和无限的,它的潜能是巨大,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它是可以改造思想世界和精神风貌,唤醒劳动激情与脱贫意识。通过特殊艺术的传播,让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能够建设成为残疾人兄弟姐妹们的‘精神加油站’,以此推动新民风建设,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所以艺术团如何更发好的发挥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担当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我们每年(已延续十年)去延庆进行演出、深入重度贫困地区如四川大梁山的演出等,就是精神文化所带去的无形资产。”邰丽华称。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用一场场公益演出回馈全社会的关爱;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用一次次震撼的演出,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他们传承经典,推陈出新,不断创造一个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他们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推动了特殊艺术的专业化。正是这一次次对初心、对理想的坚守,一张张纯净、灿烂的笑脸,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团体,将特殊艺术带到了103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