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内地频出政策收紧信号 港股难续IPO火爆胜景

作者:杨卓卿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15 19:32:14

摘要:内地频出政策收紧信号 港股难续IPO火爆胜景

内地频出政策收紧信号 港股难续IPO火爆胜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内地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地产新政“国11条”让香港市场震动不小。
    对此,1月15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两项政策实际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政府意在树立宏观调控的信号。”而尽管一直对香港市场态度十分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公司执行董事蒋有衡却向记者表示:“2010年中央收紧信贷的政策已经开始,2009年的股市太疯狂,2010年的市场将回归正常化,往年的IPO胜景也难续。”
政策收紧震动股市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一出,世界哗然。
    日本东京股市下跌1.32%,韩国首尔股市下跌1.60%。悉尼股市主要股指、新西兰股市、新加坡股市及菲律宾主要股指跌幅也均在0.29%至0.95%之间。欧洲市场13日开盘亦普遍下挫,跌幅在0.08%至0.82%不等。美国股市,此前一天已经传递出对于紧缩的担忧,收盘道指下挫0.34%,标准普尔500下挫0.94%,纳指跌幅1.30%。
    中国香港股市则大跌2.59%,早盘大跌超过200点,盘中有所提振,但内银股萎靡向下,恒指最后仍跌84点收市,报22326点。
    野村亚洲发出预警报告:预计国内央行在2010年余下时间将另外加息54个基点,2010年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50个基点。报告指出,随着经济过热迹象更加明显,未来几个月将出台更多的紧缩政策,不过这些措施可能是温和的而且有针对性的。
    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产生的实际效果不明显,现阶段大型的国有银行都是存款过剩,央行此举的目的在于树立信号,表明中央政府对通货膨胀是重视的,希望市场不要炒作过度。”
    国泰君安蒋有衡也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出台确实早于预期,让人十分意外,这也是内银股及银行股大跌的原因。但这个政策表明中央政府收紧货币政策的动作已经开始,2010年将步步回归正常化。”
内房股之殇
    国11条的出台亦让内房股及中资银行股拖累恒指不少。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这也是继去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央、国务院一个月内第五次发布对房地产的相关调控政策文件。
    随即,内房股成为跌市重灾区,中国海外跌了近6%,成为表现最差蓝筹。绿城中国收跌8.8%。远洋地产收跌7.48%。雅居乐地产收跌6.5%。
    国泰君安港股地产行业分析师姚峣向记者分析:“总的来说,国11条中有关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及要求房地产公司一次性公开房源并明码标价,这两项如果实施得好还是对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有益处的。”
    但对于2010年的内房股姚峣强调自己的看空观点,他预计,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房价将下降15%-20%,有可能内地房地产“拐点”提前到来,“2010年阶段性调整,不要碰地产股。”
    谢国忠则认为国11条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与地产行业关乎最密切的利息没有调控,政策总是这样缺乏具体内容。”
IPO胜景难续
    近期内地的频频调整政策确实让香港市场受到不小的压力,而展望2010年,港股的整体形势已经难以回到去年上半年那般胜景。
    2009年的牛市重临让2008年积压下来的新股“大展拳脚”,也让香港市场超越美国成为去年的IPO冠军。据悉,去年全年共有69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其中主板64家,创业板5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2460亿港元,较2008年全年的658亿港元增加近3倍。英大证券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曾对2009年火爆异常的香港市场感慨:“这是投资的盛夏,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而在新的一年,不少新股已经“摩拳擦掌”:加拿大上市矿商南戈壁能源15日公开招股,预计29日登入市场;去年10月已通过上市聆讯的厦门豪宅开发商中骏置业现正重启上市计划;内地运动服品牌美克国际计划农历新年前上市,集资额在2亿至3亿港元之间……
    但对于香港市场IPO氛围,业内人士不似先前那样看好。
    国泰君安蒋有衡表示:“2009年的市场太疯狂,2010年的港股市场将有一定回落。尽管资金并不缺乏,对新股的追捧将更有挑选性,不像2009年那样狂热。”
    而姚峣更是直指房企IPO的好时机早已经过去,他甚至建议房企“现实一点”,“应该下调公司的销售计划。”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