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 易地搬迁助4688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4 18:35:56

摘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确保搬迁贫困群众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内蒙古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尤其是针对贫困残疾人,内蒙古大力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后续产业质量,让搬迁的贫困残疾人既住上了新房子,又过上了好日子。

“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 易地搬迁助4688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新冠疫情前夕,视力一级残疾的陈双泉从就要坍塌的土房子里,搬到了移民楼,过上了他此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陈双泉家住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巴音锡勒镇十股地村,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7年底脱贫。目前,他和爱人宋二娃2人均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陈双泉享受残疾人补贴,而搬到了新家后,移民楼还为宋二娃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住房条件差,收入靠天赐,这就是陈双泉一家过去的真实写照。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陈双泉不但搬进了新居,还过上了有工作、有固定收入的好日子。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确保搬迁贫困群众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内蒙古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尤其是针对贫困残疾人,内蒙古大力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后续产业质量,让搬迁的贫困残疾人既住上了新房子,又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从内蒙古残联了解到,通过开展易地搬迁脱贫行动,内蒙古自治区的4688个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4688个贫困残疾人“挪穷窝”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脱贫需求看,这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才短缺、市场不完善,形成了“贫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程度加深”的恶性循环。经过多轮扶贫开发,贫困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改变,易地扶贫搬迁成了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之一。

“十三五”初期,内蒙古计划投入120亿元帮助20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脱贫。

20万人,虽然与全国相比数量不多,但却占到内蒙古贫困人口总数的1/4,涉及12个盟市、78个旗县、4974个嘎查村、6.9万户人家,而且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生存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贫困程度深,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部分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关系到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责任十分重大,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各地残联系统纷纷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工作部署,协调发改委、扶贫办等部门多渠道保障残疾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多次对搬迁残疾人进行识别和动态调整,将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搬迁范围。

2018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稽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关政策的通知》。新政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支持脱贫攻坚及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保障措施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17〕326号)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倾斜力度,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土地预审、审批要开辟专门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审批时间,降低中介费用。

记者从内蒙古残联了解到,通过开展易地搬迁脱贫行动,内蒙古自治区的4688个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拥有一套安全适用的房子,是中国农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也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内蒙古考虑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努力建造了“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安置住房。

安置就业“拔穷根”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

对易地搬迁的残疾人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了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对此,内蒙古的易地扶贫搬迁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安置区选址、安置模式选择、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全过程。安置区选址以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和就业为目标,尽量靠近中心村、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避免出现因选址不当进行二次搬迁;鼓励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在安置区附近就业。

以兴安盟残联为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截至目前,全盟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搬迁1388人已全部完成,其中,集中安置1313人,分散安置75人。共建设集中安置点(6户及以上)153个。

同时,为确保搬迁残疾人增收有保障,严格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兴安盟残联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各项后续扶持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搬迁户自身综合情况及个人意愿,通过“发展特色农牧林”“发展劳务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光伏扶贫”“就业培训”“建设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等方式实现后续帮扶全覆盖,目前,全盟1388名残疾人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据记者了解,2020年以来,兴安盟共累计向上争取1.3亿元资金用于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全面补齐安置点配套短板,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此外,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整合资金对贫困农牧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乌兰浩特市哈达那拉村的宝音图由于身体残疾,加上老伴儿患有心脏病,这些年家中没有劳动力导致家庭贫困,针对宝音图家的情况,当地政府将其搬迁到了农业园区住,并为他们提供了4万元的住房补贴和3万元的种植产业补贴。此后,宝音图承包了四个蔬菜大棚,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棚后,他干活儿也不觉得累,并且,靠自学、靠勤劳发展起蔬菜种植业,鸡鸭鹅猪等都养起来了,年收入能达到5万-6万元。

像宝音图这样“搬得走、留得住”的残疾人还有很多。

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俄体村的黄文轩易地搬迁后,通过就业培训在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做起了棉裤工作,甚至,还可以将半成品带回家里做,做好的棉裤由当地企业统一回收,每年能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如今,黄文轩还当起了做棉裤的老师,培养了六十多个学生。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对于每一个贫困残疾人而言,都是一幅奔向小康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