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乱收费“病根”何以难除?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24 20:39:54

摘要:所以对于目前发展很快的互联网巨头的贷款平台不可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从原则上规定一个微利保本的利率红线,一方面维护客户利益,一方面让这种服务具有可持续性,这可能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

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乱收费“病根”何以难除?

冉学东

近日,银保监会对部分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违规乱收费进行了罚款等处罚。一些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银行承兑汇票敞口管理费、法人账户透支业务承诺费等“两禁两限”费用,有银行在已有抵押的前提下向客户销售保险费率较高的人身意外险,提取高额代理手续费等。

这次被处罚的机构均为国有大行、排名靠前的股份制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关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杜绝以贷款为筹码向小微企业乱收费现象的政策可谓经年,并三令五申,很多机构仍然顶风作案,让人莫名诧异。

对于以乱收费的方式抬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行政处罚行为过去几年不在少数,比如检查、罚款等等,但这种行政方式只能起到警示作用,更何况很多行政处罚措施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这导致此类现象并非个别,而是普遍,原因在于没有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有效探索。

制度设计的逻辑思路应该是,让机构失去违规的打算,也就是违规行为最终在收益和成本的计算中是不划算的,违规的收益和受处罚付出的成本不成比例的悬殊,那么就会有一波又一波商业银行延续违规,侵害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大型银行把经营触角伸向小微企业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方面监管高层一再鼓励倡导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甚至央行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也向小微企业服务银行倾斜,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宏观经济的下行,让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足,有些大型企业转向债券市场和股市等渠道融资,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增速却持续居高不下,必须维持此前的增速,才能保持此前的利润增速,那么下一步贷款投向的目标就是小微企业。

然而,大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总是不经济的,因为相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大型银行的成本较高,从而其收益是较小的。这就导致在小微企业金融领域,中小银行是低成本,大型银行是高成本,大型银行相对收益降低。

如何补足呢,大型银行就有了采取强制捆绑销售、收取高额服务费和代理手续费,或者搭售其他产品以弥补过高的成本的动机,从而让违规行为继续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小微企业面临商业银行的贷款竞争,而确实某些地方存在商业银行贷款过度竞争的问题,那为什么这些小微企业不去中小银行获取贷款,而要另外去寻找大银行的高成本贷款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一个相较于中小银行,大银行能够带来贷款以外的资源,大型银行手里自然有中小银行没有的资源,小微企业跟他们有业务往来有利于日常经营;另一个方面,小微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的确是目前金融机构不能覆盖的,他们除了承受这种高成本贷款,无可选择;或者有些小微企业的信用资质也达不到中小银行的要求,而某些大型银行则降低门槛,让这些高风险企业承担高成本的贷款,这其实隐含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因此这就走入另一个问题,如何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他们的贷款可得性,仍然是一个老话题,就是金融行业的开放。

目前由于前期金融行业出现了许多风险,现在金融机构必须牌照化经营,而这在现实的操作中非常容易形成高门槛和行政藩篱,把大量的金融供给排斥在门外,让本就困难的小微企业融资雪上加霜。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牌照化,而在于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途径最近几年的探索是非常可贵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通过客户的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实行客户画像,在充分保护客户隐私信息的前提下,让技术解决信用资质定价和风险控制难题,就能进一步让信贷服务下沉,为许多急需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所以对于目前发展很快的互联网巨头的贷款平台不可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从原则上规定一个微利保本的利率红线,一方面维护客户利益,一方面让这种服务具有可持续性,这可能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